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历史上,我们党经历了两次大的历史考验(也有的同志称两次考验),一是民主革命,考验的结果是考出了一个毛泽东思想,考出了一个新中国,考出J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二是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考验,结果是考出了一个邓小平理论,考出了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面对ZI世纪的新考验,我们怎么办?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建设一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考验面前,任凭风浪起,稳坐…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三个代表”是保证我党长期执政的充分条件,意义非常重大。本文从政党政治的一般原理切入,对实现“三个代表”的含义、意义,我党党性与其关系,影响我党党性表达的因素及实现这种表达的途径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江并流之后在滇西北的迪庆高原,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有三个女儿,大女叫金沙,二女叫澜沧,三女称怒江。三姐妹在雪山峡谷中长大成人,父母想把她们远嫁东海。善良温顺的金沙顺从了父母之命,任性的怒妹偏要到南海,而豪爽大度的澜沧姑娘既想随金沙到东海又舍不下小妹。想了九天九夜,澜沧决定随着怒妹嫁到南海。南下途中,遇到大山阻挡,她仓皇间在无量山与怒山之间夺路而走与怒妹失散。澜沧在大山之间怒不可遏地挣扎着、呐喊着·”’”’””走出无量大山,这是一个很古老很古老的梦,人们已经做了很久…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云南邻边先行示范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加入WTO的前提下,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阶段,在先行建立内地—香港—澳门沿海自由贸易区的同时,配合考虑构建中国云南面向越南、泰国、老挝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陆上沿边自由贸易区,其地位和作用同样重要,其影响和意义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这是对我国改革实践经验的新总结,是改革思想的一大突破,将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思茅地区广大于部群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农村进行股份合作制的试验与推广,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九十年代初起,又把股份合作制引人国有企业的改革,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我…  相似文献   
16.
建设云南国际大通道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不仅是限于一个地方性地域的战略对策,而且对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可提升为一种国家战略来对待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我们这样资源丰富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出现了一批城乡结合、规模化、高科技、从原料基地建设到加工、销售综合经营的经济实体。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认识新的挑战李师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前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特殊的挑战。说机遇,首先是它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国家具有更大能力支持和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方政府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现实需要存在明显差异地区差异、层级差异、民族差异、历史差异.这些素质上的差异,导致不同级别不同地方的政府公务员对培训的不同需求.这就需要通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来提高培训实效,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再忆朝柱     
李师程 《创造》2004,(6):41-43
朝柱同志离开我们两年了. 关于朝柱同志的功绩,组织上已作了评价,还有许多同志写了文章,说了不少了,但我仍觉得还有些话要说. 我从1991年初参加省委党校第一期"三基本"轮训班学习,直到朝柱同志病重,整十年的时间中,由于工作的原因同朝柱同志接触较多,一些往事至今历历在目,不时涌现胸间,使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