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剥削根源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思想的产物。腐败的本质就是剥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制度作为一种完整的制度,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都已不复存在。但是它们的剥削思想残余还存在,这种思想余毒以带有剥削性质的私营经济、外商经济滋生的新剥削分子为主要载体,同时,也存在于我党内部某些党员和其它一些社会成员身上。这种残缺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及其思想残余,虽然以隐蔽的、非法的、间接的形式存在,但它导致了以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为本质特征的腐败的产生。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认同。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中共地下党(1927-1933年)组织生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7-1933年间的东北地区中共地下党处于初创阶段,党员数量起伏比较大;社会构成前期以工人为主,后期以农民为主;党员对党的认识不深刻,政治水平不高;党的机关不健全,组织比较松弛;党的经费极其紧张,信息沟通不畅.出现这些问题虽然有东北地下党主观上的原因,但白色恐怖的困难形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东北地下党在如此困难形势下,依然坚持斗争,取得了许多成绩.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主义理论已经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范式,但在基本概念、方法论、适用范围、制度变迁等方面也受到广泛的质疑与批评。作为对这些批评的回应,新制度主义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增强了其理论说服力,但这并没有解决批评者提出的所有问题,同时还带了不少新问题。不过总体而言,新制度主义仍是一种具有较好前景的政治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1957年9月,韩先楚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州军区既要奉命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又要加强战备,任务非常艰巨、复杂.韩先楚始终把握部队保持稳定这个重要环节.1967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不得把斗争锋芒指向军队的通知>.28日,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军队进行"文化大革命"的<八条命令>.<命令>强调军队内战备系统和保密系统不准冲击.但"造反派"在江青一伙的支持下,对通知和命令置若罔闻.2月,韩先楚主持拟写了加强战备,稳定部队的<福建前线部队公告>,中央军委当即批转全国.  相似文献   
15.
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制度主义——基于转型政治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西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制度中心观"普适性的反思和对低制度化政治体系的经验体认,试图建立一种适合分析低制度化转型政治体系的"以行动者为中心的新制度主义".为此,从行动者所掌握的政治资源、行动能力、利益和价值偏好等角度,把政治行动者分为精英(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和政治弱势群体,主要讨论了政治精英的特征及其内外部关系,及政治弱势群体的特征.从行动者的角度,分析初始制度的三种选择模式、制度的重要性与自主性、制度绩效、制度变迁与转型、观念与制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认为制度的初始性选择取决于相关的不同行动者之间的博弈,最初的制度选择模式具有强烈的路径"锁定"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通过既得利益者的强制手段来维持的;不同制度的重要与否对不同的行动者来说是不一样的;制度的自主性来自其维持的行动者的政治资源与行动能力;制度绩效的评价不仅体现在它带来的绩效增长,而且还关系到绩效在不同行动者之间的分配公平与否,制度的变迁与转型实际上是行动者之间利益的调整与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6.
"文革"前,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政治环境、同辈群体、青年心理强烈地塑造着红卫兵的政治认知、政治心理、政治评价标准与政治价值取向,并使其政治文化内容趋同,结构走向畸形.红卫兵的政治社会化具有鲜明的强制性、社会性、特殊双向性等特征.红卫兵由社会政治边缘被推到社会政治运动中心而形成的社会政治中心角色只是表面的,它是政治权力意志支配的结果.这种社会角色的倒置,导致了红卫兵在文化和角色上的双重错位.政治社会化形成的红卫兵政治文化只是当时社会政治之树结出的畸形异果,其强烈的反社会、反文化色彩决定了它必定是短命的.  相似文献   
17.
西方社会规制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社会规制研究者们运用流行的制度主义理论探讨了规制制度设计与变迁,规制制度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等问题。西方学者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的社会规制研究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革”政治文化为“文革”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上的合法性 ,它在一定时期内对“文革”起到强烈的支撑与推延作用。但是 ,由于“文革”政治文化自身及其所支撑的政治实践的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 ,决定了它的支撑与推延作用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腐败根源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当前腐败现象的根源问题,理论界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剥削根源论:腐败现象根源于社会上所存在的残缺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剥削思想;体制转型根源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失序导致腐败泛滥;权力异化根源论: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的公共权力所有权与行使权相分离状况使权力异化仍不可免;思想观念根源论:腐败根源于思想蜕化变质;需求驱动根源论:腐败是掌权者利益需求与利益实现手段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综合根源论:权力失控,利益关系混乱,转型时期社会震荡,消极的文化诱导,主体价值观念偏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96年以后"文革"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题、研究手段与方法、发展趋势及其限制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叙述与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