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是伴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而诞生的。从1922年5月团的“一大”召开算起,至今已经走过了70多年光辉历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带领全国青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冲锋陷阵,披荆斩棘,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然而,中国共青团的70年究竟是怎样走过来的?它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  相似文献   
12.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是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领袖历来重视党员条件,注重提高党员质量,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核心,邓小平一贯十分重视提高党员的质量,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在长期实践中,邓小平形成了十分丰富而又相当系统的保持执政党党员先进性的思想.他既指出了为什么要保持执政党党员的先进性,也指出了执政党党员怎样才算先进,还指出了如何才能保持执政党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历史传记,还是文学传记,都必须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因为真实是人物传记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做到真实,才能留下信史。1979年以后由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组织编写、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是一套大型严肃的史学著作。党史人物传记不同于一般文学传记和评传,更不是野史、外传,而是记传体的信史。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书记的项英,他在新四军工作期间,既有功劳,也犯有严重错误,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他功在那里、主要的过错是什么,如何评价他这一时期的功与过?这些问题,党史界至今尚有争议。笔者根据自已掌握的资料,谨就这些问题谈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林彪之初     
湖北黄冈县,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 在县中南部、距县城黄洲25公里处,有一座回龙山。 山东北约3公里处,矗立的白羊山,更加雄伟壮观。 就在这白羊山下,有两个紧连的自然村,一个叫林家大湾,一个叫染铺湾。两个村子里的人同姓林,从《林氏宗谱》看,他们的祖辈是清末由福建迁徙而来的,与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着眼睛看世界的林则徐同属一个脉系。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化视阈中的遵义会议精神,从本质上讲,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它们又有各自不尽相同的特点。研究遵义会议精神,要深入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内容和会议的影响。遵义会议精神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遵义会议前后培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我纠错、团结一致、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而舆论监督则是整个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应着力构建以信息公开制度为基础、以舆情收集制度为重点、以沟通反馈制度为保证、以责任追究制度为核心的舆论监督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革命家、理论家和青年运动领袖恽代英的绝笔。恽代英短暂的一生,留下遗著近300万言,是我党理论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恽代英  相似文献   
19.
著名中共党史专家胡华教授生前曾多次讲,做学问就要像吴(玉章)老所说的那样:“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做起来更难。我佩服李资源教授,因为他能一直照着这两句话去做。据我所知,自他20世纪80年代初调入中南民族学院以来,就将自己的科研课题,一直锁定在中  相似文献   
20.
一 第一次见到张羽同志,他就 给我留下了朴实、厚道、慈祥的深 刻印象。那是1979年5月中旬的一 天,大约10时左右,我正在家里备 课,突然听见有人轻轻敲门,我急 忙开了门。客人满面春风,十分恭 谦地将介绍信递到我的手中,微 笑着说:"我叫张羽,是来向你学 习的!"我快速扫了一眼介绍信,只 见上面盖着人民出版社的公章, 急忙将客人迎进室内。这时的武 汉,天气已比较炎热,我们都穿着 短袖衬衣,而客人却身穿一件灰 色的风衣,头戴一顶灰色的风帽。 我倒了一杯白开水,与张羽同志 相对而坐,"别客气,将风衣脱 掉!"我说。大概的确是耐不过武 汉的热天气,他才很不好意思地 脱下了风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