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保护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他们的社会保障权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给其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家应尽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的权利得到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12.
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经为世人所认同。而职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环境权的保护方面又有其特殊性。虽然我国在立法中已经体现了对环境权尤其是职工环境权的保护,但是无论是法律法规本身还是具体的落实情况,都不令人满意。应通过宪法确立我国公民的环境权利,发挥工会及各方面的作用,加强企业对职工环境权利的保护力度,并且强化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等相关权利,使企业职工在更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工作。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从属于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的内容。其权利主体主要是公民个人,义务主体主要是国家。在现代社会里,社会保障权既是人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保障人权实现的重要手段。而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它的实现依赖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2004年3月,我国已经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因此,探究社会保障权的保护现状,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一、社会保障权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保障权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而产生的。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表述,社会保障是指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迅速发展起来。作为一种新兴的公民政治参与方式,微博政治参与已逐渐趋于常态化,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试以微博的发展和传播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微博时代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努力探求其治理与调适的措施,旨在提高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加快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欧盟的环境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权的定义,一般来说,是根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从具体内容看,主要包括环境资源的使用权、环境状况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环境侵害请求权等诸项权利。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早已被人们所认识 ,但决定企业文化变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却是众说纷纭。本人认为 ,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并且在企业文化形成、变化、发展的不同时期 ,有着不同的影响。由此说明提高企业家素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杜仕菊  宋博 《前沿》2010,(19):22-26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然而因为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本文试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建立参与型政治文化,以及合理利用本土文化及吸收外来文化,以造就新型的、符合民主政治要求的政治文化,通过政治文化的更新切实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工作要求。它具有落实“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为“中心任务”的实现提供强大支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等价值。然而,这一要求的实现也面临着现实挑战,包括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主流思想舆论生产尚未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主流思想舆论传播体系与奋进新时代的要求尚有差距等。基于此,我们必须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健全网上网下综合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丰富主流思想舆论话语内容及表达;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以民族危机开始,从被迫性接受到植入性嵌合、从外源性输入到内源性生成、从参与性学习到贡献性建构,文化现代性在中国进行了从自发到自觉并全面展开的现代化历史实践,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建立起了本质联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输入性文化变量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时间”和“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话语,不断更新和优化着中国文化和文明秩序,并以其奥趣题旨和宏大论域历史地渗透于中国文化现代性的生成与建构中,中国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性质和言路在寻驿中择定,价值和使命在启蒙中自觉,路径和意义在建构中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