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所谓刑事责任评价基点的客观主义,是指以客观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后果作为刑事责任之评价基点的理论主张,是刑事古典学派犯罪论的别称.客观主义既具有防止司法腐败、保障被告人人权等积极功能,同时又具有不利于实现个案公正等消极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创立,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这一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反映了行政执法从主观到客观,从合理到合法,从职权调整到立法完善的螺旋式进步历程。该制度在城市管理领域实施以来,展现出从点到面、逐步推广的大好局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关于现行刑法第397条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主观心态,目前我国刑法学界有两种不同论说。一种认为,滥用职权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玩忽职守罪“必须出于过失”;〔1〕国内大多数论著持类似观点。另一种认为“玩忽职守罪多数是过失”(言内之意是并...  相似文献   
15.
论新刑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明确规定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主体平等原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体现着我国刑法既注重保护社会、打击犯罪,又注重保障人权、限制司法权、不使无罪之人受刑事追诉的双重功能。主体平等原则,即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一规定强化了刑法的调整功能和指导作用,有利于减少或杜绝司法不平等现象。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总则中体现为创设了一套主附结合、轻重有序、互相衔接的多刑种体系;在分则中体现为较详细地列举了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对不同的犯罪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刑,对同一犯罪根据社会危害性大小规定多个量刑幅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立法的缺陷及其对行政执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行政立法存在滞后性、立法主体权限不清、立法具有利益倾向性等缺陷,这就直接造成了行政执法主体混乱、执法趋利、执法随意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现行行政法律法规进行清理与修改,调整行政执法权的配置,明确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及其职责范围,重新定位行政执法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刑法学中的客观主义,是人们以刑法评价基点为视角,对刑事古典学派犯罪论的别称.本文在概括介绍"客观主义"之基本内涵、理论特征及其立法实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在我国现行刑法中的具体体现,指出客观主义既具有防止司法腐败、保障被告人人权等积极功能,同时又具有不利于实现个案公正等消极功能.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从1997年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试点的启动阶段、试点的规范化阶段、全面推广阶段。笔者从制度自身的规范化、管理对象的特殊性、政府职能部门合作、监督管理、行业规范等五个方面分析了该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书文 《求知》2024,(3):40-42
<正>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其中第二个重要要求就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重要创新理论,也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走深走实,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并在各个领域协同推进,需要最大程度地实现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需要抓好抓实改革的基本要求,追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20.
以实践中疑难案件为例,探讨伪造货币罪在司法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比如伪造缅甸元之类外币、代币券、外币有价证券能否构成伪造货币罪,伪造方法、假币逼真度是否影响定罪量刑,制造、贩卖货币版样行为应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