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梁磊 《民主与法制》2011,(27):10-11
N0.1瑞典北欧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投资移民方式:可在瑞典注册家公司,且公司注册资金不能少于5万瑞典克朗(约6万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民主的萌芽、生长,在极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孕育出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就中国近代民主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特征进行分析之后,认为:民主具有社会相关性、民主从根本上讲是本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民主是多数人参与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3.
郑言  梁磊 《新视野》2006,5(3):35-37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各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协调和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中俄两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比较,认为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要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根本出发点;应当始终紧紧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处理二者的关系还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纳入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自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就不断探索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寻找救国的良策。然而他们不能揭示中国贫穷落后的真正原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并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5.
事业兴旺,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决胜"十三五"离不开广大干部的主动作为、善谋勇为.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必须旗帜鲜明抓班子带队伍,切实调动激发起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干事动力不足、不愿为不想为的问题,彭山区持续强化正向激励,以思想引领提振干部精气神,以价值实现激发干部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6.
本期视点: 区域化党建——基层党建模式的创新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的联结度日趋紧密,赏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单纯的“单位党建”模式和传统教育管理手段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中的毛泽东 1919年3月,毛泽东站在黄浦江码头,目送载着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的轮船渐渐远去。4月,毛泽东回到长沙。其时,在北京学生中正酝酿着五四运动。 一天,毛泽东找到在修业小学任教的周世钊,对他说:“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正在因外交失败消息引起悲痛和愤怒,正在酝酿开展爱国运动,湖南也应该搞起来。我想在这方面做工作。”当周世钊知道毛泽东还没有确定居住地方时,就劝他说:“修业小学这地方比较适宜,便于与外界联系,还可以在学校里教些课。毛泽东同意了。几天后,毛泽东将他的简单行李搬到修业小学,并在该校教历史课。  相似文献   
18.
在五四运动发生后的 30年 (1919~ 194 9)时间里 ,中国共产党人对其作过大量的评论与研究 ,主要包括运动的起因、运动的目标、运动的性质、运动的参与者、运动的内容与过程、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等等。中共党人的评论与研究 ,特别是毛泽东的论述 ,对日后五四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基调发生过长期的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义和团运动爆发至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对这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人早在建党初期曾多次论述过。他们高度赞扬义和团运动反帝斗争的精神,鼓舞全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信心,推动了大革命的发展。对此,人们很少留意。今天,我们重温这些论述,仍有启迪意义。一1924年以前,共产党人很少论及义和团运动。但在寥寥数语的评论中,都肯定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称其体现了“爱国的民族主义的社会意识”①。1924年7月13日,由国共两党发起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联盟在北京成立,并发表宣言,倡议9月3日至9日为“中国…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国组织系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和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寻计问策、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进而展示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新形象。新形势下,组工干部要正确对待干部群众的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组织系统开展“两个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