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9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有组织犯罪概念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理解有组织犯罪概念上 ,在关于有组织犯罪的主体、结构、目标和手段等四个方面存在分歧。从社会学角度对有组织犯罪的主体进行深入分析 ,有组织犯罪的主体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或组织。有组织犯罪可以定义为以暴力、恐吓、贿赂等手段为后盾 ,为牟取经济利益而持续性地提供非法商品和服务或从事其他非法活动的群体或组织所实施的违犯法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32.
论白领犯罪     
1939年,萨瑟兰首次使用了“白领犯罪”一词描述富有者和有权势者中不引人注意的越轨行为。这个概念引起了很多学术上的关注和争论。其间,白领犯罪研究从专门关注个体犯罪转向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即法人犯罪和组织犯罪。这种研究焦点的转换并非轻而易举完成的。当代学者以过去的不同见解为基础,成功跳出了萨瑟兰的原始框架,开创出一个独立的组织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3.
梅建明 《政法学刊》2001,18(2):78-80
警察是一种角色,也是一种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严格规范这种角色,并认真思考警察制度的建设。为适应这一新的现实要求,创立警察社会学就十分必要。警察社会学应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其学科地位和价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34.
犯罪预防的最根本性质是它的干预性。基于犯罪战略的这一根本性质 ,所谓犯罪预防战略也就是被设计用来取得特定的预防犯罪目标的系统化的行动方针。由犯罪预防战略的干预性引发的思考 :干预的限度问题 ;文化盲点及犯罪预防和干预的有效性 ;干预的正义性 ;干预的人为性与公共秩序内生自发性之间的关系。几点政策建议 :在制定犯罪预防的战略时 ,应认真考虑“谁来管”的问题 ;应思考“如何管”的问题 ;如何构成预防主体、干预客体 ,保证犯罪预防的正义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35.
面对日趋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英国不断加大对国家反恐体系的现代化改造力度,发展和完善国家反恐预警机制,不断加大反恐投入,加强安全情报队伍和反恐专门力量建设,增进和改善反恐预警能力;适时进行反恐怖立法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本国反恐怖主义斗争提供法律保障.这些都对我国反恐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俄罗斯反恐预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俄罗斯一直是恐怖主义活动的重灾区.反恐成为保障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作为俄罗斯反恐危机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的反恐预警机制是在预防、制止与打击境内恐怖主义活动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但与美、英、法等国家不同,俄罗斯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于境内,这使得俄罗斯的恐怖活动更难于防范与识别.严峻的恐怖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罗斯反恐斗争的残酷性、长期性与复杂性,也决定了俄罗斯反恐预警机制仍在不断地发展调整之中.  相似文献   
37.
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主要通过教育及其它方面的投资而形成。就中国农村经济而言,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人力资本积累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8.
美国反恐怖预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恐怖预警机制是参与反恐怖预警工作的职能部门、相关组织和个人就反恐怖预警工作有效运行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反恐怖预警机制有内部预警机制和外部预警机制两种类型。反恐怖预警机制包括组织建设、组织运行、组织保障三个结构性方面。"9.11事件"之后美国从组织建设、组织运行等方面大刀阔斧地改革了执法和情报部门,提升了反恐怖情报建设和预警工作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