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重要的政治设计,地方政府机会主义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国家治理议题;消解国家治理现代化亟需的政府公信力、降低国家治理现代化顶层设计的效度、磨损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规则文化显现出地方政府机会主义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地方自主性的扩展、考核制度设计的偏差以及试点与容错的常态化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促使了地方政府机会主义的生成;治理地方政府机会主义需要进行多重制度优化。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中国式的国家治理技艺,政策试验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环节与常态工具。当前研究聚焦探讨了政策试验的内涵、类型、特征与过程,但对政策试验的理由性、证成性思考和缺陷困境的察识相对缺乏甚至是缺失,及时找回理由与困境这两个中国政策试验研究缺失的视角有助于从价值判断上树立起对政策试验的认可,也有利于拔升政策试验的质量与水准从而助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政治信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并且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第一,学界对政治信任涵义的理解主要有政府信任说、政治体系说、社会信任说、政治机构说等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二,学界主要从体制性信任、政治机构与人员信任两条进路对政治信任进行本土化的可操作测量;第三,转型中国的政治信任呈现出政府信任差序化、政府信任阶层差异化、政治信任U型分布、政治信任流失加剧等核心特征;第四,国内学者解释中国政治信任来源的路径主要有理性选择路径、社会文化路径、个人特征路径以及媒介传播路径;第五,政治信任的高低变化对政治参与行为和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今后国内学界应从建立系统的政治信任测量框架、注重政治信任基础性数据的收集、注重政治信任的历史变化分析、注重政治信任的横向比较分析、全面系统研究政治信任与政治参与行为的关联性等五个方面实现政治信任测量的精细化,以期深入把握国内民众的政治信任现状,提高实证研究对民众政治信任培育和提升的分析力和预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