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272篇
中国共产党   375篇
中国政治   451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1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老挝是东南亚和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家,拥有49个民族和四大语言群,其官方语言老挝语与汉语同属汉藏语系。老挝语言政策与中国语言政策的制订面临着相似的环境。在中国与东盟关系持续繁荣的背景下,开展老挝语言政策研究,将给我国语言政策、尤其是外语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张本宏 《新长征》2014,(10):16-17
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组织是营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良好社会道德环境,解决民众信仰缺失和精神疲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层力量和活力源泉。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组织也是实行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大德育体系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3.
陈淀国 《黄埔》2011,(1):54-55
去台湾观光旅游,如果不到兰屿走走看看,实在是一大憾事。在碧波万里的太平洋上,兰屿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台湾东南。虽然距本岛台东县不足百公里,但那里的风光、习俗和  相似文献   
74.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工商局、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自深入开展“四群”教育以来,对负责联系的松华坝街道办事处新街社区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要求,把为民解难事、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利益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5.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集群已具相当规模,便捷的路网促进了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形成,也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该区域道路联网成片,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交通快速发展造成管控手段的滞后,且管理难点问题具有普遍性,交通差异化管理引发挤压效应,因此,在区域内开展道路交通管理联动协作势在必行。长三角地区交警部门在区域联动协作方面已经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应通过在长三角区域建立联动协作长效机制,建立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交通违法处罚一体化标准,推行道路交通勤务一体化运作,建立突出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建立联动协作综合评价机制,推进区域道路交通管理联动协作。  相似文献   
76.
王水国 《人事天地》2011,(1):1-F0002
2010年12月8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蒋克昌率相关处室负责人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检查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77.
高校的就业工作是高校的民生工程,它涉及毕业生个人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也是学校生存、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学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联动机制,是不断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一个非常必要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前我国劳动者出现工伤情况时,用人单位往往会与受伤劳动者签订相关的和解协议。这样既可以避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过多的纠缠,也可以让劳动者在自愿签订和解协议之后,迅速获得相应的经济赔付弥补劳动者的经济损失。但是,如果出现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对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没有按照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进行经济赔付,必然会导致劳动者无法获得法律规定的相应赔偿。为此,本文将针对工伤私了问题进行法律探析。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