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06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82.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共产主义同盟时,就关注着党群关系,正是他们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为确立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基本关系奠定了基础.列宁又从布尔什维克执政的需要和实践出发,从新的高度论述了党群关系,并因此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今天,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丰富的党群关系思想,并从中寻找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加强执政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3.
新社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新的依托,是党建研究的新领域。在新社会组织中开展党的建设。既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社会组织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的执政基础状况,影响着党群关系。所以,能否在新社会组织中积极开展好党的建设,直接关系着党在基层组织中地位的巩固和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4.
檀秀侠 《新东方》2006,(10):16-18
中国之所以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其初衷就是为了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容易产生家长制及堵塞大众民主参与现象的政治模式。“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时代人们的共识。我国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设、乡镇民主选举、农村村民自治以及政府政务公开、党内民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发展民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和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旨在对以公民的政治参与促进政治和谐的相关问题做一些初步的研究。一、“减压”与“和谐…  相似文献   
85.
新生代农民工在为城市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其所引发的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未成年"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的分析,找寻预防与降低未成年"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对策,力求缓解或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6.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电子资讯开始向大陆地区转移。最初规模较少,进入2000年以后,进程突然加快,这种转移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全面撒网,重点开拓。从早期的福建、广东,到目前的苏州、上海,乃至于北京、天津、沈阳等东部地区都有台商身影。甚至在中部、西部重镇武汉、西安、重庆、成都都不乏台资进行有目的渗透。如宏基集团继上海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由于台湾岛内 家电市场不能满足当 地企业扩展要求,台湾家电业者纷纷把目光瞄向大陆市场寻找合作伙伴,利用两岸生产条件与资源差异主动结盟;而大陆家电企业也有意进军台湾,作为向国际市场进军的跳板。两岸家电业正酝酿大规模的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88.
根据党的建设和实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 :党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切从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 ,而不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大公无私 ,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要服从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必要时 ,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它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党的群众路线 ;二是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三是广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89.
戈尔巴乔夫执政初期,以政治新思维为基础, 从“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出发, 为给苏联 的经济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致力于核裁军,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苏美在对待“战略防御计划”的态 度上存在分歧,因为苏美双方都把对方看成自己的威胁。核裁军思想及其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美国 的作用。戈尔巴乔夫对美国军国主义化的揭露,也有利于人们认识美国的霸权主义。但由于苏美意识形态的 对立以及戈尔巴乔夫改革指导思想的变化,核裁军战略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90.
黑龙江垦区调查漫议苏荣生,檀玉玺黑龙江垦区的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通关注。笔者曾于去年11、12两个月,对垦区做过一些考察。现将我们的所见所闻和看法写出来,参与讨论。一、从去年计划内收购大豆谈起。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之一,大豆出口任务主要靠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