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应用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公众需求是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存在的逻辑前提,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公众需求给予充分的回应.围绕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公众需求分析问题,构建了基于KANO-SPD矩阵的分析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实践证明,按照该模型思想对公众需求特征进行的分类,比传统方法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同时,该模型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按照需求特征识别公众群体的功能,因而可以作为公众需求分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集体行动是诠释多样性的国家与社会、组织与个体、治理者与治理对象之间互动过程的显题,公共事物治理中的集体行动正在由简单走向复杂,立足中国本土的案例研究与理论转化十分必要。灌区公共事物治理活动自古至今持续存在,本研究基于灌区这一特定集体行动场域,论证了复杂性集体行动的概念生成与内涵特征,以纵贯近2280年的都江堰特大型灌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历史分析和案例归纳的全景式质性分析。基于灌区历史分析和集体本体论构建了中国情境下复杂性集体行动的解释框架,以长时域跨度视角总结了都江堰灌区集体行动的历史经验。作为对解释框架的验证性讨论,锁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灌区集体行动舞台中的关键组织化因素并进行案例经验归纳。分析发现,作为一种独特的集体行动模式,政党嵌入与集体行动能力生成之间具有紧密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灌区集体行动经验,是从人民性的行动价值、组织领导力的行动者特质、双向嵌入与适应性制度化的行动者互动、多元的行动者组织方式以及集体行动能力的生成五个方面共同作用实现的。都江堰灌区复杂性集体行动经验丰富了政党嵌入集体行动模式的理论内涵,为其他领域公共事物治理提供了宝贵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模型提出了理论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及其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诱发因素模型。我们运用SPSS15.0和AMOS7.0处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证明价值累加理论中的六个因素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与怨恨、普遍情绪和共同信念、触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能力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均具有显著影响,这六个因素之间也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社区安防管理系统,描述了几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在社区安防中的典型应用,包括周界红外传感主动防护,RFID射频识别的社区出入口管理,智能视频传感器技术,家庭安防传感网络技术等。社区物联网安防管理系统是以社区为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兼备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社区与家居环境管理系统。物联网时代的社区与家居不再是一幢幢被动的建筑,用物联网安防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家中的情况进行视察,有危险进行提前预警等等,这些技术将使社区更为舒适和安全。  相似文献   
15.
16.
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邻避设施引发的抗争运动层出不穷,现有成果多以单个案例为基础进行研究,缺乏对邻避运动产生机理的解释。结合社会运动、媒介化抗争理论,以我国的邻避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多案例综合分析发现,抗争组织形式、抗争性剧目和参与者主动使用媒介是邻避运动演变成暴力群体性事件的必要条件组合,行政体系分化对邻避运动的演变影响力较小,精英同盟分裂和框架过程对邻避运动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不是必要条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作用于邻避运动,并没有地位上的明显划分。重视公众的合法权利,加强邻避设施选址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塑造有效的解释框架,增强公众的信任感;实现国家治理媒介化,掌握传播主导权等,是政府预防邻避事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期望不一致理论分析了在线政务服务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从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五个方面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线政务服务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的在线政务服务区域差异不利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提升。进一步,本文利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了在线政务服务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路径。研究发现,在线政务服务主要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资源分布均衡度与获取公共服务资源便捷度的满意度来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公众对人工政务服务与智能政务服务的感知差异和选择偏好,采用混合纵向研究设计,剖析服务特征从IHIP转向IHSD后公众的认知变化。首先,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相较于人工政务服务,智能政务服务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然后,通过两个调查实验进一步评估公众对智能政务服务的认知和选择。实验1采用2(服务方式:人工服务/智能服务)×2(事项类别:服务类/监管类)四个实验,探究不同服务方式、不同事项类别对公众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智能政务服务的感知便利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和独特性忽视都比人工政务服务更高,存在“双刃剑”效应。实验2讨论了政务服务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以及公众对不同服务方式的选择偏好。研究发现,政务服务效能感可以缓解智能政务对感知风险和独特性忽视的影响,并增强公众选择智能政务服务的意愿。  相似文献   
19.
政府网站公众使用意向的分析框架:基于持续使用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网站使用率低是一个普遍问题,目前关于政府网站使用的研究集中在初始采纳,忽视了对公众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致使研究视角无法突破信息技术采纳理论框架。而政府网站的成功取决于公众持续使用意向,因此,本文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C)为理论基础,结合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层次,引入了信任、网络外部性、感知易用性和服务质量四个影响因素,构建了政府网站公众持续使用意向的分析框架,旨在揭示政府网站持续使用产生的内在机理与逻辑,弥补有关公众持续使用政府网站研究的缺失。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满意度、网络外部性、服务质量、服务层次显著影响公众对政府网站的持续使用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