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30年前的改革开放启动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进程。中国改革历经坎坷,但经济-社会-政治的变化环环相扣,已形成连锁反应——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使私营或民营经济得到发展;私营或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先富起来"的新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又引起政治结构的变化,促成了"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62.
西方关于"有限政府"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有着亘古不变的核心本质:它是对政府的法律限制".因此,宪政的要义就是"限政",即控制国家,限制政府,约束官员.简言之,宪政就是要用宪法和法律条文来为政府编制一个紧箍咒.在我们的观念中,政府代表和维护人民的利益,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相似文献   
63.
燕继荣 《求知》2010,(7):45-45
北京大学燕继荣在《同舟共济》撰文指出,现在一些地方领导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理论学习和调查钻研的机会。把理论创新的任务交给别人(如专业理论工作者、宣传机构、政策研究机构、秘书班子等),自己则终日陷于行政事务和社交应酬当中。讲话就是念稿。学习就是听报告,读书就是看看为官之道。个别领导就连发表个讲话都要由秘书班子事先起草,领导所扮演的不过是个“传声筒”的角色。  相似文献   
64.
犹如许多重大社会变迁现象一样,服务型政府建设所带来的政府转制也一定是多重社会行为主体连续博弈的过程。民众与政府,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  相似文献   
65.
对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肯定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改革方向的同时,认为服务型政府改革关注的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当属于政治改革范畴,主张把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到政治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阐明了实现政府理念、制度和行为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6.
一、服务型政府:政治还是治政?对于“私人领域”的管理可以称作“社会治理”或“治理社会”,属于“政治”的范畴。“公共领域”的管理主要被界定为“政府治理”或“治理政府”,属于“治政”的范畴。前者强调的是“治民”,后者强调的“治官”;前者的目的是要规范公民行为和社会组织行为,保障公民权益,防止暴民政治;后者是要规范政府(包括官员)行为,限制公共权力,防止暴政统治。从政府改革的角度看,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治观念的根本转变:从以统治百姓为核心的政治观念转向以服务百姓为核心的治政观念。前者重在“治民”,限制百姓;而后者重在“…  相似文献   
67.
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脫贫穷,摆脫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  相似文献   
68.
“中国奇迹”: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财富生产和积累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形成了所谓的中国奇迹,那么,今天在生产和积累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财富的分配便成为中国民众更加关心的问题。社会福利和保障的普遍匮乏,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以及非均等化,妨碍着社会共识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中国奇迹难以在原有的轨道上获得可持续性。要为中国的发展寻找新的路径,恐怕还是要回归政治合法性的经典理论上来,构建一种公认的、公平的、开放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9.
"治理"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中国学术界对"治理"概念的关注热度,进一步转化为"国家治理"的讨论热情。文章就如何理解"国家治理"以及如何确定中国国家治理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理论探讨。文章认为,中国推行以"国家治理"为核心的改革,应该体现如下特点:(1)以国家整体绩效为立场,关注国家总体竞争力和国家治理的有效性;(2)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把法治化视为改革的核心内容,更加强调国家的自主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建设;(3)以现代文明价值理念和规则为标准,改造国家治理体系,贯彻公平正义、民主协商原则,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70.
本文依据政治学关于公民权利的一般理论,讨论了民权发展的衡量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在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民权理念发展历程粗略考察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民权的进步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做了评估和分析。文章认为,推动以法治和宪政为目标的改革,是今后民权改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