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9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刑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相对成型的学科,相对于其他一些法学学科成型较早,基础比较厚实,国内外刑法学研究都是如此。因此,刑法学研究要实现根本性的突破、转型,其实非常困难。但是,这些年刑法学界还是做了许多工作,一直在为此努力,确实很有  相似文献   
52.
<正> 抗战八年,根据地的狱制获得了重大发展。监所工作颇具特色,其中许多创制、经验影响至今。认真总结这一时期的狱制经验,探讨其形成规律,对我们完善社会主义狱制有积极意义。一、立足于本,因时制宜,是狱制建设的两大法宝,也是其形成特色的根本原因抗战初期,我们有巩固的根据地和根据地民主政权为依托,有人民军队为后盾,根据地监所建设工作具备了较好的发展条件。但是,抗战局势也提出了改进原有狱制的迫切要求。由于民主革命的任务和对象发生了改变,根据地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显然,  相似文献   
53.
我国刑法保持着对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和职务犯罪的敏感反应,其外围人身罚的扩张却可能混淆其制度评价;社会学者提出的"犯罪饱和法则"、"犯罪常态"论,证伪了"强化控制"模式,它阅读越轨的结果则有时让社会无所适从;社会公众甚至包括越轨人都从不同角度否定权力滥用、权钱交易的现象,但普遍存在的反规范心理又是集体越轨的动因;因此,制度思维既要尊重学者结论,又要形成明确指向;既要引导公民意识,又不能脱离社会心理基础。同样,学术思维与公众意识继续保留独立批判的立场,将有益于政策的合理选择和调整。  相似文献   
54.
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认定与处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经营罪是刑法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中常用的罪名。非法经营罪的认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如何准确把握对这种犯罪的处罚力度,需要执法者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走向和微观变化,有清醒的认识;刑法第225条对犯罪行为进行了高度概括性表述,有必要对其行为特征进行深入分折;非法经营数额的认定在定罪中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55.
罪犯改造的价值与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罪犯改造是在惩罚前提下进行的法律活动 ,它当然不应过量地削减刑罚强度 ;改造所具有的情感因素、塑造功能等虽非罪犯权利保护的结果 ,但它的运作须以人权为基础 ;改造的实现则有赖于行刑技术的合理运用和社会的持续性投入  相似文献   
56.
中俄两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使得两国的经贸合作滞后于两国的政治关系。当前,国内国际的一些形势为两国大力发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机遇,两国应抓住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对策,积极推动两国的经贸发展。  相似文献   
57.
案外情节与人身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荣 《现代法学》2006,28(4):108-113
犯前、犯后情节简单归属于人身危险性不只是语义缺损,而且违背法治原则。因为处罚未然之罪缺乏正当根据。从理论上讲,累犯、惯犯可罚性的根据是行为人蔑视、敌视法益的意志状态能被罪过归属;积极救助、赔偿被害人或者威胁被害人或因部分减轻犯罪侵害程度、或客观说明其犯罪意志状态和改变而可以影响刑罚轻重;行为人自首、立功从宽处罚在于他与法律合作的态度是其再社会化的基本要求。简言之,为安全适用刑法,所谓“人身危险性”在特定情况下可影响刑罚适用的综合评判标准,但不宜直接成为情节的定性根据。  相似文献   
58.
社区矫正制度化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宏观层面看,社区矫正取得制度实效重在利用和培育民间力量,而非创设新的国家管理部门或制订专门法规;司法行政系统发挥矫正管理作用之时,审判部门的支配角色不应忽视。从技术层面看,社区矫正对象宜在现有五种人中排除单处资格刑的罪犯,增加受教养人和暂缓不起诉人。此外,社区矫正的主要方式是观护和赔偿,强制公益劳动限于特定受刑人。  相似文献   
59.
60.
为保护人权,确保司法公正,我国宪法和法律授予了检察机关全面监督监所执行剥夺自由刑,法院执行死刑、罚金,公安机关执行限制自由刑和资格刑活动的专项权力。我国刑罚体系具有以自由刑为主的特点,其中监禁刑执行存在向非监禁刑执行转化的可能性。为此,行刑监督部门有必要立足于整个自由刑执行过程,建立统一机制和摸索有效做法。一、剥夺自由刑的变更执行始终是行刑监督的重点部位中国大陆地区刑罚适用以监禁刑为主,监狱行刑改造工作主要围绕罪犯行为考核的活动展开,其考核结果与刑罚变更(减刑、假释)配套适用,受刑人最关注的是如何尽快走向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