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区域公共资源合作治理面临着集体行动的困境,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理体制来规范地方主体的行为,使其走向有序的合作。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经历了由分散管理向综合管理的转变。长白山管委会体制所具有的准地方政府的行政地位、委托管理与统一管理结合的管理模式、政事企分开的管理主体格局、经济社会行政领域的全面管理权限等特征,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体制创新。管委会体制下的长白山治理取得了较高的绩效,但也存在行政地位模糊、法律冲突、利益纠葛、参与主体单一等问题。对长白山管委会体制变革经验与问题的分析,有助于丰富与完善现有的合作治理理论与实践模式,更好地寻求区域合作治理困境的化解途径。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发布第一号布告,宣布重庆市军管会正式成立。随即展开了对歌乐山大屠杀中遇难人员的遗体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宪政,通说认为乃"泰西之物",中国传统文化至多能提供一两个貌合神离的要素,却永远形不成完整的体系。但现代化的宪制建设却要立于民族的本源之上,有着几千年本土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如何面对外来宪政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亦是困惑中国宪政制度建设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邮政汽运局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建立了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基层支部制度,通过对基层支部工作的跟踪指导常态化,帮助各支部夯实基础、解决问题、找准特色,不断提升基层支部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邮政汽运局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建立了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基层支部制度,通过对基层支部工作的跟踪指导常态化,帮助各支部夯实基础、解决问题、找准特色,不断提升基层支部的战斗力。规范支部工作,夯实支部创先争优工作基础。党委班子成员深入6个车队党支部,发现促进支部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制度并不完善,比如已下发的支部工作手册虽以台账的形式规范了"三会一课"等主要工作,但对纪检、宣传、党员发展等不适合台账规范,可以采取量化考核的工作,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各支部工作质量、进度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6.
进入实施阶段的新医改方案凸显了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的重要性。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集中体现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尽管公益性的实现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于市场的否认或取代,进而导致对竞争的排斥。  相似文献   
17.
"美其身"的"为己"之学反映了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价值目标和对人本身关注的良好传统,但现实艺术教育表现出的工具理性与功利化倾向使教育异化.应该还原艺术教育的原初本质追求,找回艺术在启发创新人的思维,完善丰富人的情感,培养健全人的健康人格和陶冶人的心灵与精神等方面的价值意义,实现艺术教育人性价值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不少瑰丽的音乐珍宝。这些让人或歌或舞的美妙乐声成为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文明古国灿烂文化的瑰宝。然而中国传统音乐作品都是由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虽然民族的即世界的,但它的被认知度与流传度都不及西方管弦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大,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们有机会演  相似文献   
19.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阶段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三峡地区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同时一些工业发展项目的选择又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对于加快本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进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峡西岸城市群源于福建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中心城市建设之间有着直接的历史联系和紧密的逻辑关系.解决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地理范围、对外联系和内部结构三个关键问题,才能对其准确定位.福建省建设城市群具备一定的条件,但难度较大,基础还不够扎实,海西城市群明显落后于第一集团,但在第二集团中并不弱.在制定海西城市群规划时,应着力解决若干战略性的关键问题,而不是盲目追求城市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