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在中国南方、中南半岛的广大土地上,有许多闻名于世的大江大河,从东向西有长江、闽江、珠江、红河、澜沧江、伊洛瓦底江,这些河流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古老族群——百越民族群体。一、越民族群体的形成从旧石器时代起便有人类在中国南方及中南半岛活动。贵州黔西县沙井观音洞发现了长江以南目前所知最大的旧石器文化遗址,有两千余件石器。旧石器时代中期发现了广东曲江马坝人、贵州桐梓县的桐梓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遗骸及遗址更是大量发现,主要有江苏泗洪下草湾河岸上采集的人的右股骨、浙江建德乌龟洞发现二颗人牙、四川资阳人头骨、广西柳江人化石、贵州水城硝灭洞出土一颗人牙和五十余件石器、贵州兴义顶猫猫洞发现了人骨化石  相似文献   
22.
董老克俭为公 董必武一生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三次出国访问,不仅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而且厉行节约,克己奉公。在个人生活开支上精打细算,把节约下来的外汇交给了国家。1945年,董必武第一次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解放区人民到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从他亲笔记的收支帐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在赴美期间的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这份收支帐目上写着:“董捐生活费美金1260元整”,“董捐交际费美金200元整”和“董交置装费美金1185元整。”董老把这  相似文献   
23.
尤中先生于1956年开始在云南大学从事民族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至今已达60年,并恰逢他的鸿篇巨著《中华民族史》(共6卷、460万字)出版面世。尤中先生于1927年出生于云南宣威。7岁开始发蒙读书,中小学阶段,在当时治旧学的老师的训示下,他熟读先秦典籍,打下了坚实的古汉语基础  相似文献   
24.
秦汉时期中国东北有众多的民族群体,总体来看又分属三个民族集团:肃慎集团、东胡集团、秽貊集团。现依据有关史料对上述三个集团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进行识别,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肃慎集团的民族识别 肃慎集团的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东北部,这个系统中的各部各有自己的名称。但是,中原汉族史家把若干语言文化习俗相近的人们共同体视为一个民族集团,又把其中肃慎这个比较强大部落的名称作为整个集团的称呼。肃慎集团的名称由来便是如此。按传统的观点,认为先秦时的肃慎、汉代的挹娄、魏晋时的勿古以及后来的女  相似文献   
25.
在以往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审判实践中,一般把工商企业和其他经营单位是否具备法人资格作为其能否成为民事诉讼主体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具备法人资格的工商企业和其他经营单位才能成为合格的当事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大量领有营业执照的法人分支机构如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科技性社会团体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不断涌现出来,给人民法院如何认定这些  相似文献   
2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频繁。以“华夷”二元为核心的民族思想就是民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不同时代“华夷”民族思想在处理族际关系时充满了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成为多民族中国的历史文化能够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一直发展到现代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思想与处理族际关系的智慧问题,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史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紧密相关 ,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一经形成 ,在其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发挥着主体民族的凝聚作用 ,具有三个特点 :融合性、扩展性和南北差异性。中国民族文化的研究不应忽略对汉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华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中国北方游牧经济类型和南方农耕类型的差异和相互影响 ,决定了中国民族发展中的融合特点、关系特点等。  相似文献   
28.
延安精神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党必须永远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党的建设、党的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党校教育中,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充满党校校园,是搞好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履行党校培训职能、办好党校的内在要求。延安精神进课堂的基本形式,就是每个学期每个主体班都安排一到两次延在课堂教学中宣传延安精神安精神专题课。延安精神的内容十分丰富。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通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极度艰险、恶劣的条件下,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民族解放斗争,…  相似文献   
29.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从未中断。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有一个强大的内生动力存在,这个内生动力,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一统思想。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政治家都把追求国家的大一统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且不断实践。大一统思想中包含着正统观念,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所具有的合法性。在多民族中国处于多个政权同时并立的历史时期,正统观念的实践是十分丰富的。正统观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凝聚力之一,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  相似文献   
30.
1987年,高中毕业后,我回到了村里。看到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一块块土地给村里人带来的只是微薄的收入,部分土地已经撂荒,我心里憋着一股劲,难道靠养育自己二十年的土地就不能走出一条致富路吗?经过收集阅读一些农业生产资料和反复考察,我把眼光放到了村里撂荒了多年的沙滩地上。磴口村是河东乡紧靠黄河边上的一个村子。多年来村南就有一片因黄河水的侵袭而无法耕种的荒地,如果能将这片土地利用起来,搞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就一定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致富之路来。在家人的支持下,1989年,我毅然与村里签订了开发承包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