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5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铭暄  王秀梅 《法学家》2002,(4):126-128
一、前言2002年4月21日,由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主办并由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深圳市法官协会承办的“国际刑法问题研讨会”在深圳市召开。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孙在雍先生主持开幕式,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深圳市法官协会会长邓基联先生暨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王顺生先生致开幕词,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暨中国分会主席高铭暄教授代表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致词。高铭暄教授在致词……  相似文献   
22.
女性人才的风姿与契机──写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副主任王秀梅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已踏上了倒计时的节拍,数万名来自五大洲的姐妹们将在金秋季节聚首北京,以"平等、发展、和平"为主题,对贫困、教育、保健、暴力、武装冲突、经济与政治结构中的平...  相似文献   
23.
战争行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暴的行为之一,在国际犯罪种类中也属于最为严重的罪行之一。近代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仅没有达到战争发动者所欲追求的结果,反而进一步暴露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发展了涉及战争行为的国际法律文件。1949年的四个《日内瓦公约》及两个《附加议定书》确立了战争行为采用的规章和规则,并进一步确认了战争罪行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习惯国际法的基本模式。因此战争,尤其是国际性的伊拉克战争不可避免地涉及国际法和国际刑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维护和实现民主权利、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出现参与主体与客观制度两大维度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对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面临的阻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机制,以期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在贯彻落实新刑诉法的过程中,检察机关只有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才能全方位实现新刑诉法的理念要求。文章通过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在探索新增程序的配套机制、完善公开透明的执法办案机制、推进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指出应加强司法机关之间沟通协调机制,探索实践力度以及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落实好刑诉法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王秀梅 《求索》2008,(3):196-198
奥斯丁是英国文学传统的重要一环。奥斯丁的写作初衷是只为兴趣而不为名利,她以其真实的人生体验和睿智的生活观察向我们描绘了英国社会历史的一角。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对人性、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奥斯丁后期作品思想更加成熟,现实意义更加浓厚。《劝导》是奥斯丁最后一部小说,其形象塑造和价值取向表现出新的特质。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理智和情感兼备的理想女性形象和非女性化女性形象;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赞美了新兴的阶层;传达了新的婚恋观念。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德国<矫正法典>为轴心,重点就法典内容涉及的权利均衡问题(矫正机构权利的限制和囚犯权利的保障)加以论证,同时,结合法典制定的基础、框架、特点及实践问题加以阐释,通过与美国<模范刑法典>相应部分的比较,进一步说明矫正制度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28.
司法实践中,对于接受或放弃遗赠表示的相对方有不同的理解和适用。在分析现有法律规定之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理论,对接受或放弃遗赠中相对方的确定、意思表示的生效和形式要件等问题给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9.
30.
刑事制度中之被害人角色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一社会现实在刑事审判制度中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试图根据惩罚的威慑性通过禁止性规定防止社会危害行为的发生。刑罚的威慑功能似乎具有以下两个不同的方面 :第一 ,刑罚的适用增加了行为的风险。一个人会因风险大于预期利益而有理性地利己地考虑放弃危害行为 ,这种机制就是法律及其经济分析的核心所在 ;① 第二 ,惩罚的威慑性还是犯罪应受道义非难的一种明显传达方式。一个具有正常社会化和规范内在化的人不希望受到社会甚至是自己的鄙视 ,他会本能地放弃通常被认为是恶行的行为 ,而无需经过风险与获利的权衡。② 为了传达道义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