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法医检案中,钝力打击腹部导致肠管破裂而无急腹症状较为少见,且常因腹部损伤轻微而在检验中忽略。笔者曾检验一例,现报告如下:一、案例资料1、简要案情死者邹xx,男,43岁。在某年8月30日晚上饮大量酒后于次日凌晨去偷鸭子。失主们发现后用拳脚将死者打了一顿。死者随后在路边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后自己步行回家继续睡觉,当时神志清楚。晚上家人发现死者已死在自己独居的院子中。2、尸体检验尸检见死者仰卧在院中地面上,身边有破碎的小木凳。上身裸,下身穿一内裤。尸斑不明显。尸僵形成于下颌关节。左、右额部及眉间见表皮剥脱,其内见一纵形…  相似文献   
22.
23.
24.
王龙  黄圣勋 《瞭望》2019,(12):16-17
  相似文献   
25.
王龙 《理论与当代》2016,(12):28-29
盘江矿区的历史是从“三线建设”开始的,迄今已有五十余个年头。“三线建设”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和展开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自然不少。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盘江矿区的一对对矿井相继投入生产,逐步成为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大型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温故知新,鉴往知今。  相似文献   
26.
干部作为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互动的纽带,其素质优劣是影响国家意志贯彻是否彻底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匮乏成为中共在新解放区开展基层政权建设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中共设立基层干部训练班,以培养基层政权建设所需的干部人才。以上海郊区为例,中共通过设立郊区基层干部训练班的方式,集中训练郊区大量基层干部,为基层政权建设与社会稳定奠定了组织基础。在此过程中,中共对基层干部的日常训练与思想塑造,反映了其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干部教育策略的转换,亦呈现出中共干部教育与政权建设之间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27.
运用统计学理论,动态分析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可为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1]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处于递减的趋势,食品、衣着比例减少,医疗、交通和通讯比例增加,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2005年以后,农村居民在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比重有下降趋势,此现象值得关注。建议通过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拓宽增收渠道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8.
检验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面孔记忆的正确性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在证人面孔记忆的语义提取过程中,严格遵守完形原则,尽量减少影响证人记忆和再认的因素,把握细节,可以提高目击证人心理面孔重建的质量。认知脑电位检测法可以通过对记忆反应的脑电图成分、潜伏期、波幅等指标的测量,有效判断证人对列队辨认中的面孔是否存有记忆。本文对脑电位检测在目击证人心理面孔重建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甄别嫌疑人过程中使用的测谎方法.但由于测试中的原理机制等问题,反测试手段可以以多种方式对测过程和测试结果进行干扰.加强犯罪心理测试中的监控并提高反测试识别技术,可以较好地应对测试中出现的反测试.反测试的出现本身就是逃避测试的表现,一旦发现被测人存在反测试行为或心理,则应重点对其进行调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脑电测试结合测谎范式进行检测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今后的测谎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30.
民事诉讼是维护公平正义、保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虚假诉讼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危害司法公正并侵害他人权益。对民事虚假诉讼进行检察监督,具有维护司法正义和法律秩序的重要意义。在探讨民事虚假诉讼的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总结民事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加强民事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改进司法实践、提高司法公信力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