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任卫东在《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重构》(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由外到内”是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重构的特点之一。他说,“由外到内”是指国家安全观正在由重视影响国家安全的外部因素向重视内部因素转变。二战以前,以军事力量支撑的国家生存安全构成了国家安全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苏长和在《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栽《国际观察》2005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要使国际关系成为受其他学科尊敬的学科,可以在两条道路上进行探索,一条是走思想史的道路,另外一条是走经济学发展的路子。前者是人文的,后者是科学的。思想史的道路需要我们的研究更多地从人类政治思想历程中寻求对国际关系的解读,一方面我们要关注政治思想对国际体系进程与国际秩序设计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研究中给国际政治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国际关系的秩序法则、道德律令、正义原理、价值分配、文明共客等等,都是思想史研究途径所回避不了的问题,对国际关系研究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据柳建平在《安全、人的安全和国家安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一文中介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4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最先提出并界定了“人的安全”。该报告指出:“人的安全有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免受诸如饥饿、疾病和压迫等长期性威胁的安全;其二是在家庭、工作或社区等日常生活中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性的骚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朱立言、陈宏彩在《论行政公开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一文(载《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中认为,行政公开与国家安全的矛盾和对立,在很多时候被人为地扩大化了。解决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一方面要对国家安全事务进行严格、明确的划分,对应该保密的事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保密;另一方面,并非“安全事务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15.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苏长和在《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这是个让中国不同年龄段的国际关系学者叹息、焦虑、急迫甚至是无奈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在译介西方理论以及自身研究的拓展上取得不俗的成绩,尤其让人欣喜的是,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机构与学者队伍在迅速扩大,但与此同时,正如许多学者所揭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作者认为,机构中稳定的职业国际关系学者的匮乏,研究中科学与实证精神的忽…  相似文献   
16.
杨光海在《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9期发表的《论正义价值在国际秩序中的意义》一文中认为,国际秩序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规范性、功能性和目的性的价值体系,具有追求和平、稳定、安全和正义的价值取向。其中,正义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国际秩序的道德法则,也是判断国际秩序性质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探索》编辑部谢华在《试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哲学基础》(载《理论探索》2005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相对于政治学、经济学与历史学而言,哲学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影响虽难以觉察,但却非常深刻。根据哈贝马斯对人类知识类型的划分方法,我们可以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划分为三类,即经验-分析型、历史-释义型和批判-反思型。与此相对应,从哲学主要倾向上分析,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从总体上经历了经验主义(其最早的表现是英国的古典经验主义)、19世纪中叶以后的科学哲学(其主要派别有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20世纪后现代主义以…  相似文献   
18.
朱立言、陈宏彩在《论行政公开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一文(载《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中指出,长期以来,对危及国家安全的顾虑成为阻碍行政公开的重要因素,或者说是政府拒绝深化行政公开的重要理由。受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影响,行政公开与国家安全之间始终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当前,要建立和发展行政公开制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行政公开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学术信息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4年对“人的安全”的界定据柳建平在《安全、人的安全和国家安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一文中介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4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最先提出并界定了“人的安全”。该报告指出:“人的安全有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免受诸如饥饿、疾病和压迫等长期性威胁的安全;其二是在家庭、工作或社区等日常生活中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性的骚扰的保护。”为了避免人的安全的定义过于宽泛,该报告把“人的安全”的要素具体划分为经济安全、食品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人身安全、社区安全和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20.
刘明彦在《地产泡沫、社会福利与国家安全》一文中认为,暴涨的房地产价格将社会大量财富转移到了房地产行业,其挤出效应最终会殃及教育、科技、制造行业。现代国防安全早已与军队数量没多大关系,关键在于高精确制导武器的数量和先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