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案例资料冬季某日,一建筑工地23名工人站位同乘面积为1.1m×3.4m的建筑货用升降机(升降机护栏高1.1m),从12层高楼下降。由于严重超载,升降机制动系统失控,传动部件解体,在升降机降至54m时急速垂直坠落,导致搭乘升降机人员5人死亡(当场1人死亡,其他4人在抢救过程中死亡),18人受伤。死伤者平均年龄42岁,全部为男性;尸体检验和活体检查主要所见为多部位骨损伤(23人)、关节脱位(8人)、器官和组织损伤(18人)等。2讨论该例升降机自高处向下坠落,在接触地面时冲力通过升降机底部强烈的震荡作用,造成机上人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当…  相似文献   
12.
石健 《世纪桥》2012,(7):117-118
新课程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新学习方式,以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为新教学思想,以问题教学为新生物教学模式的中心。问题在生物教学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只有充分认识问题教学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科学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勇于探索、创新,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孙景华  石健 《世纪桥》2008,(2):52-53
一战后,德国建立了魏玛共和国。魏玛政府在国际上受到协约国的束缚,在国内受到革命运动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魏玛德国却在短短的十年的时间里摆脱了《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恢复了政治经济大国地位,德国的外交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肠湿热证候积分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6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检测其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比较不同病情UC患者的大肠湿热证积分、Mayo积分和凝血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大肠湿热证积分与凝血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缓解期比较,活动期UC患者大肠湿热证积分、Mayo积分、PLT、D-D、Fib均显著升高(P<0.05),MPV和PT均显著下降(P<0.05);活动期UC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大肠湿热证积分、Mayo积分、PLT、D-D、Fib越高,MPV和PT越低;轻度、中度、重度病情三者间大肠湿热证积分、Mayo积分、PLT、D-D、Fib、MPV、PT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湿热证积分与Mayo积分、PLT、Fib、D-D呈正相关(P<0.05),与PT、MPV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大肠湿热型UC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是清热除湿法改善凝血功能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肠炎清Ⅰ号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8和IL-4影响。方法 将30例湿热内蕴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用肠炎清Ⅰ号加锡类散0.75 g,常规保留灌肠。对照组用锡类散0.75 g,保留灌肠。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奥沙拉秦3 g。临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电子结肠镜下黏膜病理变化、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 IL8)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 IL4)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DA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电子结肠镜显示治疗组黏膜炎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IL-8水平的下降和IL-4水平的升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肠炎清Ⅰ号合锡类散灌肠治疗UC疗效显著,下调IL-8水平和升高IL-4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