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现行刑法将寻衅滋事罪作为独立的犯罪规定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第293条)。由于刑法第293条规定了寻衅滋事罪的四种行为类型,内容比较宽泛,且使用了"随意"、"任意"、"情节恶劣"、"情节严重"、"严重混乱"等需要价值判断的表述,司法机关对本罪的认定产生了许多困难,刑法理论也认为寻衅滋事罪成了一个新的"口袋罪"。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刑法实施后,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适应有效惩罚和预防犯罪的实践需要,立法机关对刑法先后通过1个决定和9部刑法修正案。本次刑法修正案(九)总则从调整刑罚结构入手,进一步完善死刑制度、罚金制度、数罪并罚制度等;分则从严惩恐怖组织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网络犯罪,以及进一步加强对民生的刑法保护等方面为出发点,对刑法作了重要修改,充分体现了立法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聚众斗殴罪系《刑法》修订前规定的流氓罪分解而来,该罪的设立对打击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司法实践中对如何正确认定该罪,实务界尚存有不少争议,因此对该罪在司法认定中易产生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盗窃罪作为司法实践中常发罪,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对其犯罪构成条件已作了详尽规定,理论上的探讨也逐步深入,这为我们全面准确地认识盗窃罪提供了依据。但是,由于盗窃罪的对象即财物本身的性质和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理论上历来存在各种不同观点和讨论。盗窃行为本身所涉及对象的面极为广泛,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会因为盗窃对象的不同,导致定性的差别。为了准确认定针对不同对象的盗窃行为的性质,有必要对本罪的犯罪对象作重点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公安教育与公安实际需求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教学方式的不适应、教学内容的无针对性。目前,我们的教育模式较多的受到原苏联的教育学理论的影响,其表现是:“以课堂为主,以书本为主,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注重教而忽视学,注重单向输入而忽视双向的交流。这种方法固然有很大的优势,可以高难度、高速度、高度理论性地进行教学,同时也暴露出记问之学,抹杀创造性等不足。”①这种教学法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教育,尤其不适合公安教学的需要。以法律教学为例,公安警察院校的法律教学和普通大专院校法律专业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