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7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正新中国成立后,亲属们在得悉周恩来当上一国总理之后,希望获得特殊待遇的大有人在。但是,周恩来头脑冷静,在处理亲属的一些要求时,都能直面应对,绝不违反党的纪律,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性的"官德"。同时,他也决不是"黑脸包公",对周家一些确有才干的人也尽心培养,照用不误。笔者试着就周恩来在建国初处理与亲属的几件事说明他的为官清廉和大公无私。  相似文献   
42.
正1952年秋天,周恩来到上海视察,会见了他的表姐、童年挚友、时任华东机关幼儿园保育员的龚志如。龚志如在向表弟讲述她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时,突然收住了话头,对坐在身旁的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说:"可惜你们俩没有个孩子。"周恩来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谁说我们没有孩子?我们一共有10个。"说着,周恩来还伸出右手,上下翻了一下,表示10个的意思。就在龚志如十分惊讶和茫然不解时,周恩来又严肃地说:"这10个孩子的父母为革命牺牲了,我们就  相似文献   
43.
正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习俗里,人们十分看重对已故亲人的安葬。周恩来的家族也不例外,他的祖辈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从浙江绍兴迁居淮安后,便在淮安东门外夏庄购买了一块约半亩多的地,作为周家墓地。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相传沿袭中,这里先后立有7座坟墓,安葬着周家的13位祖先。周家祖茔地沿革周家自从买下这块茔地后,便一直作为去世家人的长眠之所。为确保墓地安全,周家从一开始就雇  相似文献   
44.
正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年代,哪怕在繁忙的国事活动中或者自己重病之中,周恩来总是事事想着人民,处处关心百姓。周恩来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笃行者,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思念家乡不归淮1965年7月5日,周恩来在新  相似文献   
45.
十五、最后一次签批文件1975年9月20日下午,是周恩来住院后的第四次大手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张春桥、李先念和汪东兴都来到了医院,以便随时知道手术进展情况,了解手术结果。万一发生意外,还可以代表毛泽东和党中央当场下决心。就在医生、护士们紧张地为手术做准备时,周恩来突然想起了什么,要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赵炜回他的西花厅办公室,  相似文献   
46.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47.
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建国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48.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建国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49.
周恩来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张学良说:“我知道,是老师张伯苓说的,我们是同师同年.西安事变前,周恩来曾与张学良作过一次会谈.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张学良将军在当时是一位复杂人物.他在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改旗易帜,一度是蒋介石十分器重的人物.他为了追求强国措施,还曾与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女婿交友很深,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有一定交往.张学良的所作所为,期望的是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但是随着日本关东军的炮声,蒋介石“绝对不可抵抗”命令的下达,他一步步认清了蒋介石的庐山真面目.尤其是张学良依照蒋介石的命令率军“围剿”陕北红军连连受挫后,蒋介石一直不同意他恢复被歼灭的编制,使他逐步弄清了蒋介石排除异己的阴谋;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渍散,仍能打败装备精良的东北军,这不能不使张学良的脑子里产生很多疑团,并心生敬佩之情,因此他急于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的方针底细.  相似文献   
50.
周恩来与殡葬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厚葬祖先,荫泽子孙”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伟人周恩来生前却从我国地少人多的实际国情出发,大力提倡殡葬改革,自已率先带头平祖坟,还耕地,后来又交代火化后骨灰一点不留,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回归大地,为全国人民开殡葬改革的一代新风,留下了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焚香,怀念母亲:绕绕不能释怀周恩来曾祖辈是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从绍兴迁居淮安定居的。当时土地是私有制,周家也和其他官宦人家一样,在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东门外买了约六亩地作为家用茔地,以免万一家里有人去世时“无葬身之地”。此后,在这块地上先后安葬有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