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7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最后的告别     
1992年的7月11日晚7时,我正端着饭碗看电视,突然传出了震撼人心的哀乐声,一幅十分熟悉的邓颖超照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播音员以沉痛的心情播发了“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同志逝世”的不幸消息。那天晚上,轮到我去馆里担任总值班。可我怎么也无法入眠,望着静静高耸的周恩来纪念馆和月光下显出银白色的馆区湖面,我马上想到,该尽快向当时的中共淮安市委领导人请示,淮安作为她的“婆家”该有个表示才好,并建议在我馆为她设灵堂。我的建议被馆领导采纳了。第二天下午,我们就在主馆前边和周恩来汉白玉座像后边的保卫科值班…  相似文献   
62.
周恩来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从投身革命事业的那一天起,他就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但是,周恩来夫妇抚育过很多革命烈士的后代,几个侄儿、侄女也在解放后来到了他们的身边。本文记述的是周恩来和他的侄儿侄女之间骨肉亲情的故事。周恩来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祖籍浙江绍兴。清道光年间,周家迂至江苏淮安定居,周恩来于  相似文献   
63.
1952年秋天,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到上海检查工作,会见了当时在华东幼儿园工作的周恩来表姐龚志茹。童友重逢,往事悠悠。周恩来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的同时,高度评价了表姐的育幼工作。这时,龚志茹不无惋惜地说:“美中不足的是,你们没有一个孩子……”“谁说没有?”周恩来抬起头,望着邓颖超说:“我们有十个!”“是的!”邓颖超心领神会。周恩来接着又解释说:“是的,十个。  相似文献   
64.
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览厅第一部分《青少年时期》的最后展出有一张题为“1924年7月在巴黎的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成员欢送周恩来归国时合影”的照片。照片上共有13人,其中前排三位坐着的从左到右依次是王景岐、周恩来和赵栋;后排右起第一人是李富春、第二位是林蔚,其余的现在尚未搞清。这张照片拍摄地点是在法国巴黎,而且周恩来拍过这张照片后就已回国投身滚滚的大革命洪流,而照片上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也是这张珍贵照片的持有者王景岐早在拍这张照片一年后就去世了,所以这张照片能得以流传到今天就更为不易了。 还是从照片上的主要角色说起。 王景岐(又名玉晓,亦作京岐)是浙江嵊县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被孙中山委为中国国民党旅欧驻法总支部执行部长。国共合作后,同时旅欧的周恩来是这个支部的宣传部长。1924年,经周恩来的入(共产)党介绍人张申府向孙中山推荐,周恩来奉调回国,临行前,与旅欧驻法国民党支部成员拍下这张合影。周恩来回国后,王景岐因积极组织  相似文献   
65.
一代伟人周恩来书法功底很厚,他5岁入塾馆读书后,即遵周家祖训,习颜体,练写毛笔字;10岁后到表舅龚荫荪家寄读时,龚家塾馆周先生又让他加练魏碑,终于形成后来周恩来那颜体加魏碑的书法风格。但周恩来一生谦虚谨慎,加之他工作繁忙,很少题书写字。有几幅书法作品,竟被社会上误传。笔者由于工作关系,对这几幅字书进行了大量考证,终于弄清史实真相,还了“庐山真面目”。“王冠筱戴”缘何起?在20世纪70年代到1992年,在上海、江苏的几家报纸上,都曾出现过关于周恩来在1964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为上海人民淮剧团著名演员筱文艳题词“努力学习,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66.
今年元月2日,天津《今晚报》登载了一条周恩来在1956年悄悄回过故乡淮安的消息,此后,作家文摘、北京晚报、南京日报、宿迁日报等多家报纸争相转载.作为周恩来研究人员的我在一月中旬曾多次接待来访和电话询问,远的有沈阳、近的有姜埝市.直到1月20日,我才从一张1月10日《宿迁日报》三版上见到《周恩来返乡往事披露》(以下简称《往事》)的真面目.然而一读文章就知道这是一篇纯属编造的  相似文献   
67.
这张照片上,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俩互相挽着胳膊站在一起,一个穿玄色衣裤,表情庄重,一个着雪白旗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犹为令人惊异的是,每人胸前还挂着一朵花,而从年龄上看,两人显然都已过了中年,为啥要戴花拍照呢?笔者由于工作关系,曾找到那天目睹他们拍照的周恩来卫士长成元功,贴身卫士韩福裕和孙维世的妹妹孙新世等人,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那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做银婚纪念。1950年“八一”建军节刚过,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的何香凝老人就画了一幅《梅花》的国画,派人送到西花厅。当时住西花厅的孙维世看到这幅画…  相似文献   
68.
秦九凤 《党史纵览》2012,(12):45-47
陈式周,字逸石,生于1882年3月8日,是周恩来嗣母陈氏的远堂侄儿,比周恩来大16岁。据陈式周的嫡亲外甥范延禧先生回忆,陈家是个大家庭。1860年,陈家大家族中排行老九和十四的堂兄弟陈鑫和陈沅,为避捻军兵乱,先后迁居到宝应城里。陈沅就是周恩来嗣母陈氏的父亲。他因为没有生男孩,遂将陈鑫的孙子陈式周出嗣过继为孙,以撑门立户,存续香火。  相似文献   
69.
人民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同志于2012年6月28日以94岁高龄在上海仙逝了。张瑞芳于20世纪30年代在重庆入党后,其单线联系人就是周恩来,之后风风雨雨几十年,张瑞芳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由于我从事周恩来的研究工作,从征集史料和一些纪念周恩来的活动中,有机会接触到张瑞芳这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从1997年的第一次相见到后来的书信往来,张瑞芳老师的音容笑貌常常恍若影屏,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0.
一提起周恩来的名字和风范,人们都会肃然起敬、心向往之。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他既是革命家的典范,也是普通人的典范。他一生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谦虚谨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晚年,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照顾大局,相忍为党,所有这些,都在他的“最后一次”或“最后一个”中有所体现。他最后的请求和唯一的愿望,只是悄悄地、不留痕迹地把自己的骨灰,撒播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人生自古谁无死,活在人心便永生。他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必将世世代代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本刊将连载著名周恩来研究者秦九凤先生的《盘点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最后一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