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章远新 《当代广西》2004,(17):11-11
在广西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实现“三突破”的重要决策。实现“三突破”目标,关键是要努力扩大投资规模,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2.
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主权共识支持下的民族国家体系取代了历史上的神权干预,宗教因素自此被排除在现代国家交往的主流议程之外。"伊斯兰国"试图建立伊斯兰国家"哈里发国"是极端伊斯兰化的尝试,在主权认知上颠覆了国际政治传统。"伊斯兰国"的主权观以真主主权为核心特质,但又有别于以往"政教合一"的政权理解模式,即虽使用伊斯兰教的话语体系,但以武力和恐怖主义为实现手段,追求消除现有国家边界、创建"乌玛"乌托邦式的权力未来。"伊斯兰国"目前的状态更接近雏形国家,其对地区和国际安全的主要威胁表现在三个方面:边界粘连共生,而在实体疆域层面冲击周边国家的领土安全;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增强其道德和政治影响力;以极端主义为意识形态侵蚀了温和伊斯兰的宗教权威。国际社会目前的主要应对措施集中于从突破疆域桎梏的空袭结合地面攻击以制约当地极端主义。鉴于之前的威胁分析,外部世界值得强化和补充的应对措施包括主导防御性的网络安全战争、帮助该地区重塑符合现代政治标准的世俗权威和提升温和教派领袖的宗教地位,实现有效的合作反恐。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月21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概括总结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深刻分析"十二五"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描绘了"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宏伟蓝图,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4.
15.
章远新 《当代广西》2004,(18):29-29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来看,我区要切实树立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发展,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以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为重点,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从我区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的产业格局看,要扩大经济总量,关键在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加快工业的发展。要按照“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的思路,夯实农业,主攻工业,繁荣三产,走外延与内涵并重,速度与效益、质量、结构相统一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6.
章远新 《当代广西》2008,(23):48-48
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围绕“立足于好、着力于陕,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这一主题,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区考察指导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泰柬包括柏威夏寺在内的边境冲突,从精神和信仰内核角度反映了民族主义在保护国家主权边界,特别是文化交汇地带宗教名胜方面影响力的扩大。边境地区的宗教场所、宗教胜地承载了地区内群体间的宗教集体情感。在柏威夏寺及周边地区属权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之前,更现实的维系方式是保持竞争性共享状态。竞争性共享的争议边境地区呈现着包含了宗教因素的民族主义、宗教遗产与宗教集体情感共同构建的庙宇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8.
从新世纪开始,我区和全国一样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今后15年,是我区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立足于五年打基础,十年上水平,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小康纲要》),是指导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小康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拉美互动关系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介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是中国总体性"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都应该将"走出去"战略置于更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下加以理解和判断。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依据地区、国家、部门以及既有参与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要研究中拉互动,必须考虑到参与者自身的多样性。中拉互动研究领域日渐彰显的独特形式为将来深化全球化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