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网络思想教育的实现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强调“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的超地域性、交互性、虚拟性、即时性和信息的丰富性等特点,网上开展思想教育的目的如何实现?如何真正做到润物无声、人脑、人心?这是当前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粱建洪 《当代广西》2007,(14):27-27
一组电源町以为若干个元器件提供工作电压,电压稳定时相互之间影响不大,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它的照样工作——物理学普通的并联现象,给柳江县行政管理带来了灵感,该县将它应用在行政效能建设中,在绩效考评、对外服务、基层服务、公文会务和党务工作等方面大胆创新,以“并联直通”打破原有低效的“串联循环”定评模式,有力地促进工作的开展和干部的成长。  相似文献   
63.
照世丰碑见国魂,红旗远导万民尊。大书历史垂功业,永树德言诏子孙。小米步枪真理胜,雄关峻岭好诗存。  相似文献   
64.
妇女人才的开发,是指对于潜存于女性中的智慧、能力、才干和技艺等,通过正确的培养、挖掘、发现和使用,使其充分显露出来,进而,使妇女们在某一领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取得突出成就和做出较大贡献。妇女人才开发的途径包括各个方面,归结起来无外乎有二:一是个体开发,二是社会开发。所谓个体开发,是指女性自身,通过自我设计、奋发学习和实践,使自己成长为具有某种特长、技能的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所承认。所谓社会开发,是指社会通过不同途径对妇女人才进行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等,以使她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本文仅就妇女人才开发的社会机制问题进行探索,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们。  相似文献   
65.
于日常交易中,同一买卖合同可能同时涉及“重大误解”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根据我国“重大误解”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特点,有必要对两者之关系以及因两者而产生的法律适用问题予以厘清,并对买卖合同中的重大误解制度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6.
关于酒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始于夏初大禹时代的仪狄,有4000年历史,一说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3000年历史了。  相似文献   
67.
该文通过对新著《道德教育论纲》的评介,简要回顾了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历史行程,强调了提高全民族道德文明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评价作者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系统深入研究全社会的道德教育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介绍了该书的内容体系和五个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68.
“虽然事实上新的体系取代所有其他的体系,但是这并不减损前人的功绩。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发现,甚至是他们失败的尝试,我们就无法在一个体系里取得整个哲学的真正原理的统一。”———伊曼努尔·康德〔1〕引 言关于法律的意义,在法学专业领域内虽然观点上各有侧重,但大多数百  相似文献   
69.
粱梅 《奋斗》2014,(6):48-48
正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归根到底是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而要想做好"服务"这篇文章,就要在服务体系、机制、方式上下功夫。近年来,荣市街道党工委紧密结合省会城市中心城区街情实际,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重要抓手,遵循"服务为先、优势  相似文献   
70.
新《刑诉法》中规定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该程序在实践中适用并不多,理论上的争议却不少。总体上,应当肯定该程序设立的积极意义,并承认其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刑事诉讼程序。在达成上述共识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此程序中涉及的适用范围、证明标准、权利救济等理论和实践层面出现的具体争议做出法理上一以贯之、实践中规范可行的合理解释:在目前阶段,该程序适用范围应做严格解释;证明标准应较一般刑事案件的"排除合理怀疑"适当放宽;权利救济应进一步细化和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