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伴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新社会阶层政治引导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政治引导工作,不仅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因为新社会阶层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新的增长点,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可以把这支新生力量凝聚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协70多年来的发展创造了建设协商文化“三个统一”的基本经验:一是人民政协拥护党的全面领导与接受党对政协工作的指导相统一,建设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文化;二是人民政协发挥独特优势与创新协商制度相统一,建设具有生产力、组织力的文化;三是政协委员增强履职能力与提升提案工作质量相统一,建设具有革新力、创造力的文化。中国特色协商文化应当具有协商行动走实走细、协商规范开放创新、协商效应增进扩大的三重结构。新时代的协商文化应当含摄和整合主体性文化、信任文化、创新文化、亲民文化、生态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13.
科学界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慨念足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基础.本文从广东的实际出发,回顾广东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发展的历史轨迹,探求广东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成功之因,为新世纪新阶段广东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现行破产和解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莉  肖澎 《理论探索》2001,(2):63-64
通过初步认识破产和解制度,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现行破产和解制的特点及不足,提出革新我国现行破产和解制度的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破产和解制度,克服和避免破产制度自身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全面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个《建议》与历次党的五年计划相比,具有许多突出特点和新的内涵。其中不失时机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贯穿“十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建议》对新世纪初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目标、任务作了充分阐述。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加自觉、主动、有效地做好本单位结构调整工作,在调整中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在调整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肖莉 《法制与社会》2010,(9):249-250
刑事庭审中的事实认定是刑事法庭在刑事诉讼中针对指控进行证据调查,判断指控犯罪是否发生、指控罪名是否成立的特定活动。将这一活动程序化、规范化是司法活动中人权保障在诉讼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具有保障事实认定的准确性,结论合法化,程序规范化及纠纷解决等功能。在程序设置上不仅要遵循程序公正的一般标准,如参与、平等。中立等,而且还必须融入一些特殊的原则,诸如共识性原则,公正与效率并举原则等。  相似文献   
17.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力量,促进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协调整合、加强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加强载体建设,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中共“三大”成功的首要经验。“三大”在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党内合作,结成统一战线问题上有了全局性开拓创新。继承和弘扬“三大”的创新精神对于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贯彻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红线和最根本的特征。“三大”确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决策。“三大”所要组织的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中心,政党合作的好坏是事关统一战线成败的关键,是统一战线发展与萎缩的标志。正确处理好政党关系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发展壮大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肖莉 《前沿》2005,(2):8-10
关于爱国主义与一国两制这个论题, 已有许多学者对其加以了详细的论述, 本文试从邓小平对爱国者的论述入手, 阐明爱国主义与一国两制关系, 并用此来分析新形势下爱国主义出现的新的问题,同时就解决这种问题的途径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未来社会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对科学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作了全方面、多层次的论述。坚定而又明确地指出:“下个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