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1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673篇
中国共产党   882篇
中国政治   1031篇
政治理论   240篇
综合类   4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里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是小康社会?它包括哪些内容和指标?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条件差异甚大且极不平衡的中国如何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它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国际上对小康生活或小康社会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目标。“小康水平”是中国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国的典籍中,小康的含义是指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小康  相似文献   
42.
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是我们制定经济计划和确定经济发展方针的出发点和前提。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说法,需要加以澄清。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来认识。诚然,从增长速度看,由于受世界经济与贸易先后两次冲击,以及国内市场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等影响,“九五” 期间我国年GDP平均增长率比“八五”期间下降了3.7个百分点,但从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来看,却明显好于“八五”期间。这突出表现为:  相似文献   
43.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是人才质量高低的最直接影响因素。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就成了当前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关注热点。教师的教学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涉及到讲授知识的深广度、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又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模糊度高,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为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采用教学观摩、开座谈会、教学检查等方法进行定性评价。这确…  相似文献   
44.
车轮下的悲歌——当代中国车祸忧思录○蔡建文一“超级杀手”在当今的世界,威胁我们生存的最大杀手是什么?有人会说是癌症,有人会说是自然灾害,有人会说是核战争。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直接威胁我们生存的却是我们经常忽视的车祸!自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相似文献   
45.
46.
赵建文 《法学研究》1996,(2):132-134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伟大思想家。他对其弟子说:“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受非攻。”墨子在两千多年前为克服武装侵略及其他侵犯国家和个人权利的现象而提出的关于“兼爱非攻”的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是国际法的“理论先导”。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在以展望二十一世纪为题的对话中,高度评价了墨子的思想。汤因比认为:“把普遍的爱作为义务的墨子学说,对现代世界来说,更是恰当的主张,因为现  相似文献   
47.
刑事被告人能否因为根据刑法之规定受到了恰当的刑罚而得以减少或免除基于其犯罪行为产生的民事义务,或者,能否因为较好地履行了这种民事义务而得以减轻或免除刑罚?也即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能否相互部分甚至全部抵消。这就是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之间的吸收问题。 公民实施犯罪行为而给国家、社会带来整体危害性的同时,往往也侵犯了其他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换言之,一种行为,可能既是刑事犯罪行为,又是民事侵权行为,处于一种竞合的状态之中,这正是刑事犯罪分子通过附带民事诉讼依据民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前提。刑事犯罪行为与民事侵权行为竞合的现象,为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发生吸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8.
胡大牛 《探索》2006,(6):47-50
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本身存在重大缺陷,不能有效解决中国问题;它在实践层面则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国民党员对党的主义政纲本来就不甚关心;国民党的分裂、组织松散、理论混乱、宣传水平与效率极低,这一切使国民党员和民众皆不了解和认同三民主义。国民党的这些劣势方面,恰好是中共的压倒优势方面。这种精神层面的优劣必然转化为物质层面的优劣,就有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彻底败亡、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最终胜利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使得道德面临严峻挑战,公民道德建设迫在眉睫。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应与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同时注意对道德评价作用的运用。这样,道德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0.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两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论述作出了科学回答。两者之间在本质上一脉相承,存在着内存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