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四次危机”的出现和“两次革命性变化”的产生(萨拉蒙将全球“结社革命”的原因归结为四次危机和两次革命性变化,这四次危机是福利国家危机、发展危机、世界性环境危机和社会主义危机;两次变化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通信革命为大众组织和具体行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教育水平和识字率的显著提高使得对民众的组织和动员比以往容易得多),在市场和政府非此即彼的两难再造中,人们开始把视野转向了“第三域”,志愿精神不断生成,志愿主义(Volunteerism)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志愿组织勃然兴起。萨拉蒙将其看成是“全球性结社革命”,并指出这场革命对20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主国家的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的世界的重要性。(爹然而,正如市场和政府一样,志愿机制同样不是完美的神话,在推进慈善事业和公益发展方面,也存在志愿失灵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党组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党章中单列一章。但是,当前学术界对党组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成果。要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解党组的基本属性,就要从"非党组织"中的"党的组织"、"可以成立"的"组织机构"、"领导机关"的"领导核心"、"批准服从"的"领导关系"和"例外情况"的"特殊对待"五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33.
34.
晚清以来,现代性的冲击造成了以政治解体和社会解组为特征的“总体性危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逻辑起点就是对这种“总体性危机”的政治回应。晚清政府因其软弱性、新兴阶级因其离散性而都不能担当起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只能由政党并且只能是共产党来完成。然而,共产党对“总体性危机”的应对造成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两大政治惯性:一是社会动员型政党的体制延续,二是全能主义国家的政治惯性。在这两大惯性之下,中国现代国家建设面临着主体张力、基础张力、共识张力和制度张力。  相似文献   
35.
人民政协的科学参政就是人民政协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按照政治发展逻辑和社会客观规律参政,是按照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参政的统一,其实质在于探讨参政活动的规律。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政治确立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境界,即寻求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人民政协的科学参政就成为了中国政治发展的题中之义和现实要求。科学参政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能够完善国家政治决策机制、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增强政治合法性、有效调整国家政治关系。实现人民政协的科学参政,就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支持党的执政的前提下,加强参政党和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构建政协工作的制度支持,与时俱进,坚持把发展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6.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在《财经》第9期上撰文,回忆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复旦大学胡德平博士,从政治学层面和历史角度对建国初期中国政治制度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梳理,以共同加深对中国道路内在逻辑的理解。  相似文献   
38.
【父亲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必须要改】 "文革"之前,党内外一些同志就已看到了苏联经济体制、我国计划经济、农业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大跃进"中的问题与弊端。刘少奇、张闻天、邓子恢、孙冶方、卓炯、戴浩天、李云河、杨伟名等同志,均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当时经济体制的批评和改进的要求,就是毛泽东本人对苏联经济模式也有不满。  相似文献   
39.
善治语境下中国政府再造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治理和善治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根据中国的行政现状和善治条件以及全球行政改革的时代背景,新时期中国的政府再造要努力解决行政官僚制的构建和行政治理方式创新这一共时性的行政发展压力,将治理和善治理论及其理念融入到官僚体制的构建中去,建立一种善治官僚制的行政体制和范式。这不失为新时期中国政府再造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0.
论政治文明视野下党的依法执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执政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一个基本政治原则,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建设依法执政的执政党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在政治文明的视野下,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和当然逻辑。一、依法执政是政治文明的题中之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总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何谓政治文明?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表述,从对文明的理解上来讲,宽泛意义上认为,政治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及自身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积极的政治成果与发展态势。如郑慧认为“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自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