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纵观中国共青团90的奋斗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动员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青团从革命年代动员青年学生罢课、青年工人罢工、青年农民参军参战,到建设时期动员各行各业青年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再到改革时期动员青年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始终服务服从于时代发展和党的要求。不同时期的青年动员都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参与性、协同性、反复性等特点,动员的内容与方式随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所有这些,对于当前共青团动员的思路、机制、模式的拓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80后"公务员作为最年轻一代已经步入社会管理队伍之中,他们视野开阔、思想坚定、知识丰富、积极上进、创造性强,无疑给公务员队伍带来了新的气象。但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收入、选拔、人际关系、学习、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困境。鉴于"80后"公务员现实状况,建议从制度改革、学习培训、实践锻炼、人文关怀四个方面加强措施,促进青年公务员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胡献忠  韩杰 《学习月刊》2014,(20):27-28
法治高职院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指在高职院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广大师生依据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条例,按照高职院校实际特点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遵循民主、公平、有序、和谐的原则进行依法治理,规范办学秩序,提升育人水平,推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升级与广泛普及,我国以青年为主体的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走向深入。他们通过网络公共论坛、政治博客、公共事件的网络参与、网络官民对话等网络平台进行政治参与,对政治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是伴随着网络的普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处于何去何从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的两篇"宣言书"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航向,为政治文化转型开辟了新的道路,为新世纪新阶段仍在持续的政治文化转型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胡献忠 《学习论坛》2006,22(5):69-71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文化范式的产物,80多年来始终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推动旧的文化范式向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范式转换,不断从思想上精神上解放和激励民众。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范式,对党的先进性建设产生了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献忠  段妍 《理论探索》2006,2(6):47-4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最新成果,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统筹发展是主要方式,动态和谐则是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共局部执政下的抗日民主政权构建了以普选制、“三三制”、参议会制和依法施政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政治制度,共产党依靠所提建议本身的正确性,并通过政府和参议会内党员的宣传、说服来实施间接领导,形成“一元主导、多元互动”的民主模式,广泛传播民主政治观念,提高各阶层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凝聚抗战的力量,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阶段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可以分为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两个层面。它一方面要求执政党的各级权力部门实施科学决策,同时又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指导。而科学决策又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有力度、最具刚性的措施。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决策统一于执政党能力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需要领导,社会需要整合,青年需要组织.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和执政党,始终居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从确立价值认同、构建组织网络、综合利益表达、创建和谐秩序等方面整合社会、整合青年.中国社会持续变革,青年群体持续流动与分化.共青团、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等党的外围组织需要加强对各自团体成员的组织覆盖和内在影响,不断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