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耶鲁大学校园中央的一条路边,有一栋外形类似古埃及神庙的奇特花岗岩建筑。整栋建筑只有3层,设有地下室,几乎看不见一面窗户。迎面是一道长期紧闭的铁门,平时看不到有人出入。铁门外的侧墙上,刻着一句话:“谁是笨蛋,谁是智者?不管你是乞丐还是国王,你都是在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12.
不久以前,我们去看一位从美国回上海探亲的朋友。这位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二十年前赴美国留学,他谈到多年以来在美国生活,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追求,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那就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3.
《钢琴家》是波兰与英国合拍的奥斯卡大奖片,说的是一位二战时期的犹太钢琴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苦难,最后躲在废墟中还是被一个德国军官发现。后来,军官听他弹奏钢琴曲而受到了感染——军官的眼神中隐约有一种久违的人性在复苏——钢琴家得到军官的保护而生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变革的动荡原因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变革的动荡原因与选择萧功秦从传统体制向现代化转型的改革过程,存在着这样一个深刻的矛盾:改革需要稳定,但改革过程本身又潜含着不稳定。改革需要稳定,乃是因为稳定是改革的逻辑要求。这首先因为,改革只有在保持现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并且只有...  相似文献   
15.
萧功秦 《传承》2012,(21):82-83
近年来,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矛盾,腐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国富民穷问题、社会不公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大众忧心焦虑感的不断增加。正是在这样的经济与社会矛盾深化的背景下,两种价值取向相反的激进主义思潮在社会上重新崛起,一种是"左"的激进思潮。它把改革开放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困境以及贫富分化与社会不公等消极现象,简单地解释为"资本主义复  相似文献   
16.
一、思考辛亥革命的不同角度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以往存在着两种史学解释框架,它们各自都基于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第一种解释框架可以称为“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论”,其要点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成熟,辛亥革命这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了,被代表大地主与封建复辟势力的袁世凯篡夺了权力,于是中同进入新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时代.第二种解释框架可以称为“未完成的自由民主革命论”,其要点是,辛亥革命是反专制的民主革命之历史里程碑,当代中国人应该继承先人遗志,将民主事业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7.
从《走向共和》的人物形象看历史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科书与历史著作中,许多近代历史人物,都被贴上不同的政治标签,成为政治宣传画上的脸谱。例如,李鸿章、慈禧、荣禄、袁世凯这样一些重量级人物,无论在国民党的官方史学中,还是建国以来的历史教科书中,他们都是十恶不赦的历史罪魁。而康有为、孙中山的形象,则附丽上了夺目的政治光环,并成为人们道德崇敬的对象。大半个世纪以来,在数代中国人的心目中,这种黑白分明的形象早已经定格并根深蒂固,很少有人对这些历史形象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历史学界的一些别开生面的学者,在接触大量丰富的史料后,会多少偏离这种形象套路,在自己…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过程中,作为公民社会的社会中间组织发展存在滞后。"强国家—弱社会"的新权威主义体制,虽然在转型初期发挥了独特的功效,但随着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与分殊化,越来越显示出结构性缺陷。当今中国诸多矛盾与困境均可以由此得到解释。没有公民社会充分发育基础上的民主,将是民粹主义的陷阱。中国可以借鉴大多数后发展国家成功采取的"法团主义协商制"路径,来发展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组织。虽然中国已经进入发展公民社会的黄金时代,但只有当代中国人进一步高瞻远瞩、开阔视野、勇于创新,才能把握机会,迎接这个大转型阶段的来临。  相似文献   
19.
“急诊室效应”与大国之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谁希望成为绝望阶层,这是个好事情,说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识还是存在的。适当进行政府改革,把严重的社会矛盾缓解下来,还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正激进改革导向歧路苏联解体已经二十年了,苏联改革的教训问题一直令人深思。有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是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然而,如果从苏联改革的历史过程来看,就会发现,苏联改革失败而中国改革成功,其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