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3篇
法律   3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集体合同或集体谈判,从一开始就是工人参与社会决策过程的一条渠道。然而任何试图解释集体合同的人都必须认识到,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机制,它是一个很有弹性的决策方法,在不同国家之间有很大差别,它可以运用于各种形式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我目前所接触的资料,从大的方面来看,对于集体合同主要有三种理解,前两种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一种是在产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2.
在我国的劳动法学研究,尤其是围绕《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大讨论中,出现了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即虚假表述在这场大讨论中竟然成为流行元素,在一系列失真与夸大的基础上,在学者中拼凑出了一场劳资斗争;学者间争论的各种命题也都被打上了劳资的烙印,学术争鸣成为道德评价。极端的手段有时可能是为了实现极端思想。而极端的思维一旦进入立法或公共政策层面,文明与野蛮的界限将被模糊;一旦进入国际事务的处理,我们就可能分不清敌友。我国劳动法学研究应当摆脱这种极端现象。  相似文献   
53.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法规不健全、规范管理不到位、仲裁员队伍实力不强等问题。焦点集中于“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异同、调解在人事争议处理中的定位以及裁审关系如何理顺等方面。对此,课题组提出了法治必先制法、组建人事争议仲裁协会、以队伍建设提升仲裁水平、加强调解力度和分步实施改革等对策建议。本文为课题总报告。  相似文献   
54.
试析集体合同的主体与法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出现了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工会应成为集体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改革在不断深化,在重塑工会地位的过程中,工会应当重新作为集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成为平衡劳动关系的一种力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5.
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定性及其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保华 《河北法学》2008,26(5):43-48
作为劳动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经济补偿金在性质上应当是用人单位对员工被动解除劳动关系进行帮助的义务化或法定化。在经济补偿金性质的立法讨论中,用人单位帮助义务说最集中地体现了社会法的立法思路。劳动者层次的差异性反映出了劳动者由"抽象人"向"具体人"的转变过程,应该是经济补偿金制度重构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改革中由于存在着“隐性就业”和“隐性失业”而使劳动关系虚化。目前我国城镇下岗职工总数比登记失业人数多一倍,约为1100万人。下岗人员仍与原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领取低于最低工资的生活费,享受养老、医疗等保险待遇。劳动者既未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生产劳动.也未能领取正常的工资报酬。这种劳动关系虽有隶属关系的静态形式,但已没有劳动过程的动态内容.实际上只是保留着劳动关系的空壳.是一种名义上劳动关系。从法律特征上看,劳动关系处于一的不确定的状态,即可进一步发展成为失业状态;也可为名义劳动关系注入实际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