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中,我们回顾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所进行的长期斗争,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理论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有没有我们民族的思想前提,或者说,有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空想社会主义。如果有,它和西欧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有什么区别?它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有什么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怎样从空想转变为科学的?中国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变的标志是什么?从理论上搞清这些问题,对于认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是在近代以来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中提出的课题。现代性成长、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和传统理想向现代的转变构成了其文化前提。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与自由主义和新传统主义共生中,把握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消除教条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的影响,探索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开拓出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后,人们从不同领域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作为一种新社会发展观,它要求各方面的协调互动,其目标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4.
董四代 《学习论坛》2007,23(7):11-13
在现代化中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不是从传统中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也不是用现代取代传统,而是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传统文化的潜能,并在其中实现它的优化,走出有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要求在先进文化指导下,发挥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中庸和合”、“天人合一”的现代潜能,并使其在与现代精神贯通中,形成实践生命力。  相似文献   
35.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对现代性进行了判断。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就不能避免现代性的悖论性后果。社会主义中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判断现代性的问题,因此国家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等命题,它们与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判断是紧密相连的,表达了“去资本主义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3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私有企业主群体。私有企业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参与意识也随之增强。他们的参与动机  相似文献   
3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分析资本主义最常见的因素商品开始,分析了商品所包含的矛盾,揭示了商品的发展历程和必然归宿。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仅把握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且对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也有指导意义。只有从中国人学思想的起源上把握它的逻辑起点,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人学命题的演进,才能把握"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资源,正确认识它的现实发展要求和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38.
科学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者智力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加速了产权社会化过程,也改变着世界的经济关系,使市场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造成了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也为社会主义准备着条件。但这种物质条件只有经过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再创造以后,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这种批判和再创造的结果,它的发展不仅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找到了正确道路,而且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一、科学技术革命给资本主义带来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场科学技术革命,它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