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文章认为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是继十六大之后的又一篇重要马克思主义文献,文章对《讲话》的“新提法”、“新论证”、“新要求”进行阐发,指出《讲话》对于我们全面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2.
在四月(1985年)会议以后的革新条件下,承包关系已经坚定地进入我国经济,成为党特别关心的主题和政论家与学者全神贯注的对象。这就更有必要指出:真正像我们改革所需要的那样科学地理解这些关系还离得很远。在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上,目前经济科学首先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给实践的帮助显然是很不够的。所以,今天必须认真地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承包理论,当然这种研究必须视合乎以往积累的经验为前提。  相似文献   
33.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建设政治文明同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三大文明建设,并写进党章,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十六大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建设,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顺应党心民心对文明发展的更高要求。它对于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  相似文献   
34.
刘宁一是河北省满城县人 ,1925年参加革命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 ,他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代部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1994年2月15日 ,刘宁一因病逝世 ,享年87岁。刘宁一在解放战争初期 ,曾随中共代表团来沪工作 ,寓居周公馆从事工人运动和统战工作 ,在上海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一、从重庆到周公馆1946年初 ,国内形势呈现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此时 ,国共两党谈判虽仍在继续 ,但国民党当局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 ,不断挑起战端 ,向解放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  相似文献   
35.
江泽民总书记说,为什么苏联这样一个发展了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国家还会解体呢?一些善良的人们产生了疑问和困惑,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忧虑,甚至我们的一些党员和干部中也程度不同地产生了"信仰危机"。这是客观存在,我们不承认、不正视不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就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当今世界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社会主义仍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观点。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时期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36.
人们常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遵义会议。这话一点也不为过,二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同遵义会议一样,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两个伟大的转折点。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和以这次会议为起点,终于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使当时的中国革命绝处逢生,从胜利走向胜利,赢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且还使中国步入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果,巩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虽说历史不可能…  相似文献   
37.
党的十五大在阐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问题时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新的”对应词是旧的,它是相对传统观念的社会主义理论而言的。今天,在纪念马克思诞生18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日子里,考察一下马克思和马克思以来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舍主义理论的“新的”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邓小平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生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当世界社会主义转入…  相似文献   
38.
绪论一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二礼会主义思想史的学科特点三学习jl:会主义思想史的意义第一章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时期 (16世纪初—19世纪40年代) 第一节16一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一莫尔的‘鸟托邦》 二闭采尔的“千年天国” 几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四温斯坦莱的《!匀由法》.第二节二18一险纪的空想社合主义 一座莱吧的《自然法典》 二巧布利的“斯巴达式的J仁产土义” 三巴贝夫的“7卜等共和国., 第一乙布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一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一几傅立目一卜的“和i皆制度” 一二欧文的“劳动公砒” 第四一节19一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