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完善乡村组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乡镇政权的建立,我国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结构。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形势的新发展,尤其是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等因素,需要重塑乡村治理结构以适应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党的执政根基。为此,必须以实  相似文献   
52.
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同时人的现代化又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研究现代化首先必须研究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现代人的素质涉及到人的观念、知识、能力、思维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来提高现代中国人的素质,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53.
中国公务员培训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推行公务员制度10多年来,公务员培训规模明显扩大,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公务员培训体系,为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公务员培训机遇与挑战共存.为此,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培训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重实效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54.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全方位的进步过程,只有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农民意识等都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整个农村实现了现代化.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现代化步伐相对滞后,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5.
政治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复杂系统工程。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六大动力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首发动力,公民社会发展是基础动力,民主政治目标是内生动力,反腐倡廉是反冲动力,党和政府的领导是主导动力,全球化趋势是外源动力。  相似文献   
56.
科索沃全称为科索沃———梅托希亚,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接壤。这里与南其它省份不同,居民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阿族在整个科索沃省的200万人口中占90%,其他有塞尔维亚人、黑山人、波斯尼亚人、罗马尼亚人、茨冈人、土耳其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斯拉夫人。长期以来,科索沃的民族矛盾尖锐复杂,主体民族———塞、阿两族在科的地位和归属问题上不断发生争端,甚至流血冲突,给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一、科索沃民族问题的源起和发展科索沃的历史悠久而且复杂,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4—5世纪,阿…  相似文献   
57.
论当代中国的内源式政治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具体情况表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选择了一种内源式的政治发展战略.论文以内源式政治发展战略的概念和特点为起点,从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动力来源等方面论证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是内源式的战略.  相似文献   
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相比,与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需要通过加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推动农村社会福利建设。  相似文献   
59.
<正>近年来,河北省持续开展“365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广泛搭建基层群众分享经历、抒发情感的平台,深入挖掘、宣传百姓身边的好故事、好典型,收到良好效果。为全面总结开展“365百姓故事汇”群众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推动活动持续扎实有效开展,河北省委宣传部组成课题组,对全省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60.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数字化,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村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弥合了城乡数字鸿沟,激发了乡村社会内在活力。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搭建“制度—技术—理念”的分析框架,剖析浙江省N区数字赋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案例。在制度供给方面,N区通过成立监管机构、搭建数字平台、完善奖补考核等手段,形成长效机制;在技术支撑方面,实现装备智能物联、数据互联共享、引入AI识别技术,推进平台更新迭代;在理念塑造方面,通过组建宣传队伍、打造宣传品牌、实施积分制管理、提升民众数字素养,营造文化氛围。N区的实践经验折射出农村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治理逻辑。即在制度变革层面,治理模式由碎片化转向整体协同;在技术保障层面,由技术匮乏转向统一标准;在理念转化层面,治理理念由模糊治理转向精细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