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通过透视道德宣教的重要性,分析当前的道德宣教特点、与问题,探寻契合共和国精神特质的有效的公民道德宣教,在目标清楚的前提下,从内容的调适、途径方式的可行以及社会参与、持续实践等方面使道德宣教与国家秩序之间较好地匹配,通过提升道德宣教受众的能力来提升其认同感,形成动态整合的道德宣教系统.  相似文献   
42.
将浮躁归咎于快速发展,有失妥当,毋宁说,浮躁和恐慌一样,都是对不确定性的社会反应。故化解社会浮躁之道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制度是以公权力通过特定程序确立下来的,制度建设能够使社会浮躁状态趋于稳定,但要使社会浮躁趋于沉淀消解,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来形成公共治理的动态格局。  相似文献   
43.
"公民"由三个层面构成:个体层面关注个体的自由与权利,更多体现利益需求;社会层面关注群体生活的自愿性、多元性和共容性,体现认同需求;政治层面关注公权力与私权利间的平衡和基于这种平衡之上的权威维护,更多体现秩序需求。"公共"传统的相对缺乏、精英政治统治的政治文化、共和国建构过程的历史轨迹所造就的路径依赖、相关制度环境供给的滞后、全球化开放时代形成的复合风险社会,使得我国公民相对缺位。因此,公民的塑造理应成为国家建构的重点,形成国家—社会—个人的合力。其中,国家需承担制度的有效供给者和公民教化者的职责,社会承担社会网络建构者和公共道德底线维护者的职责,个人承担规则遵守者和公共道德实践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44.
"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与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恳谈作为一个政府创新行为和结果,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中可见政府创新有以下维度:领导者的重视和引导;外脑的理论支持和制度设计;创新与既有制度之间的衔接。"民主恳谈"探索了一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路径,促进了政府-公民互信,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形成,但也反映出政府创新的限度受制因素:政府官员的政绩追求与任期之间的关系;保持制度的稳定性与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与政府创新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
我国行政服务机构的实践经历了由串联模式向并联模式的转变。这种模式转变体现着整体性政府的构建,行政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反映着整体性政府的塑造。整体性政府的目的和基础在于由顾客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变,而解制和建制构成行政服务机构建设拉动整体性政府构建过程的两大措施。  相似文献   
46.
试论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与职责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社会各方面展示出来 ,知识的载体———人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要求政府站在时代高度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正基于此 ,江泽民同志2 0 0 1年 8月 7日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时指出 ,在新的形势下 ,中国要适应当今人才竞争具有国际化趋势的特点 ,借鉴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有益经验 ,拓宽工作渠道和手段 ,扩大工作覆盖面 ,形成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体制 ,在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加强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1]这表明…  相似文献   
47.
褚松燕 《新视野》2007,(2):33-35
传统的政府-社团冲突范式从意识形态角度概括二者关系,不利于公共服务的高效、高质提供,而且难以为社会和谐和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说服力。当今世界,政府-社团关系正在走向多样化合作治理范式。我国政府-社团关系范式转换的现实条件已基本成熟:利益关系的多样化是直接动因;社团的利益表达和公共服务功能日趋成熟是可行性基础;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理念前提;发达国家社团-政府关系范式转换提供了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48.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政府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整体上看,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是包括三个方面素质在内的系统工程: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潜在能力素质。并且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公务员和政府共同努力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9.
法团主义近年来成为分析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走势的一个理论框架。与强调社会自治的多元主义理论不同,法团主义重视将组织化的利益整合进国家政策制定领域,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政治社会团体作为组织化利益的代表者因此成为法团主义的核心主体。作为一个植根于欧洲历史和现实的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语境,法团主义分析框架面临着三大问题:规模上难以适用,社会基础和传统差异,内在的公共地位和私域自治平衡困境。  相似文献   
50.
论减灾救灾中的社会联动参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力量参与是减灾救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减灾救灾格局,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应在转变减灾救灾观念的同时加快配套制度建设,构建社会联动参与机制,在减灾救灾中实现社会力量全过程参与,打造自救、互救、公救相结合的减灾救灾网络,即建立政府居中指挥协调,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神经,一点动,全线动的全社会联动参与的减灾救灾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