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始终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学的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11,27(3):120-124
党校作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性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当前,在党校教学中党性教育存在着对党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性教育规律研究不多以及教育方式陈旧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把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党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根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凝聚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是对我们党执政以来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坚持、创新和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33.
长期以来,“姓资姓社”的困惑,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绝对对立这一教条的信奉。致使人们产生了“恐资病”,严重干扰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因此,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4.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08,24(2):59-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又显露出了新的内涵和突出矛盾。高度重视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的义务,也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3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部署。为此,我们特开辟这个“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专栏,组织广西区委党校11位专家学者撰写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以期更好地帮助大家学习领会《决定》的深刻含义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基本问题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执政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7.
党的执政方式是党的领导方式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既体现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又受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对改进和完善执政方式进行了不懈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误。改革和创新党的执政方式,主要是理顺党与国家政权、其他党派及社会团体的关系,既要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又充分发挥政权机关、民主党派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光辉里程碑,它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