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6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5月中旬,167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犯罪学界专家学者和司法实践部门的同志会聚江苏常州,召开了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与会同志就犯罪学的学科地位体系、未成年人犯罪及司法腐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大会共收到论文近90篇。现将大会讨论的主要学术观点和  相似文献   
22.
由俄罗斯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美国大学(在华盛顿)、莫斯科跨国有组织犯罪和贪污贿赂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犯罪学学会于1999年9月8日——10日在莫斯科联合举办了“贪污贿赂:政治、经济、组织和法律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关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司法工作人员约300多人。公安部第四  相似文献   
23.
中国的社区譬务工作曾有优良的传统,但随着社会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国的社区警务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是公安机关落实社会综合治理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24.
赵可 《瞭望》1998,(33)
正视五大犯罪趋势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可展望新世纪,随着人们对犯罪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强化和法制的不断完善,一些犯罪现象有可能得到控制,其发展势头会稳中有降;但某些类型的犯罪会改变形式,向更高层次发展,而更新的犯...  相似文献   
25.
有组织犯罪在原苏联是一种既新又老的社会现象。早在70年代,苏联就有一些黑社会组织,但其地位和知名度很低。法学界和犯罪学理论研究一直不承认有组织犯罪在苏联的存在这个事实。近10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  相似文献   
26.
当前,在我国犯罪学界,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但对原因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在分析犯罪原因的问题上,旣存在着许多一致的认识,也还存在着许多分歧和不同观点。总之,对这个问题的全面深刻的认识和合乎逻辑的论证与研究还很不够。我们的研究成果距离党中央提出的“综合治理”要求还有极大的距离。每个  相似文献   
27.
中国有“黑社会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规定也就是承认了中国存在“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那么,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否就是黑社会犯罪,对此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般性的集团犯罪向黑社会犯罪转变的过渡形态。因为,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黑社会不可能产生和存在;二是目前我国存在的这类犯罪组织,同国外黑社会和旧中国的黑社会有很大差别,还不完全具备它们那样的特征。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就是指已具备了黑社会基本特征的犯罪组织,尽管它们同真正的黑社会还有一定差别,但从其…  相似文献   
28.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它的发展有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我国的国情,决定了黑社会性质犯罪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含着黑社会犯罪组织发展的规律性.在我国,黑社会犯罪正日益严重化,并向着更隐蔽、更高一级程度发展.  相似文献   
29.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反黑斗争中普遍存在着的取证难,证人不作证的问题,分析了证人的种种心态,提出关于证人保护在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关于建立我国证人保护机制和立法的建议等问题。文章首先对证人和证人心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提出了证人保护问题。在国外不仅有对证人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有关于证人保护的国家立法,也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在我国,已有关于保护证人的有关法律规定,同时也有证人保护的大量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建议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机制,首先要制定反黑的证人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30.
利益衡量是利益法学派主要为反对概念法学而提出的口号,其实质是要求置重法的实际效能,突出法律对法共同体中诸欲求及欲求倾向的满足。概念法学漠视实际利益,使司法实践成为逻辑推理的游戏,利益衡量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在具体案件中达致利益衡量具有基本的操作过程,法官需要在不同利益类型之间进行眼光流转并加以平衡,好的法官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尽量摆脱无关因素的影响。利益衡量存在一定的合理界限,先天的主观色彩和实际操作上的不严密会造成利益衡量的滥用。当为而不为、不当为而为、当为而错为是利益衡量滥用的基本样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