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法律   5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先秦儒、墨、道、法四家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实现良法善治的不同治理方式。自秦以降,历代统治者在吸收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阐发对良法善治的追求。在良法善治的制度表达上,中国古代形成了体现传统伦理等级的立法创制,追求慎刑与恤刑的司法实践,重视社会教化与调处息讼的治理经验。古今对良法善治的追求有共通之处,在当代的法治实践中,应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古代良法善治的经验与智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82.
赵晓耕 《人民论坛》2023,(3):110-112
恤幼是中国传统法律的基本原则,从西周时期开始直至明清的传统法律,围绕未成年人犯罪,无论是定罪量刑还是刑罚执行,都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中国古代以来形成的恤幼传统,为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来源,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种优待是以维护王朝统治为核心的,但律例条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理念和制度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