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关于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邓小平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的思想。权力过分集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权力过分集中于领导者个人又表现得尤为突出,致使我国政治生活中长期抹上了不应有的人治色彩。权力过分集中是由多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所造成的,沿用过去的传统办法已无法解决这一深层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权力不宜过分集中”,这一论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深邃的理论内容,其核心思想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法执政,建立社会主义法治体制。…  相似文献   
12.
澳门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大陆因素”的大背景,澳门经济奇迹的创造,与祖国大陆的坚强支持密不可分。澳门回归后,“祖国大陆因素”在澳门经济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并将为澳门经济的发展增添无穷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注重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党内制度存在的某些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在党内,封建主义思想远比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大,危害更烈。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必须肃清封建主义及其思想影响,健全党内各项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4.
15.
在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党建理论坚持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并举,而其中尤为突出党的制度建设。注重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基本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不搞政治运动而靠建立健全党内制度法规,以改革为杠杆,通过党内的...  相似文献   
16.
17.
与处于经济衰退困境中的日本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洲相比,美国正在“享受着均衡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完美结合的快乐时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革命化的进程中,美国迎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并将长久地持续下去,过去那种经济周期规律在美国已不复存在,这是美国主流经济学家的乐观看法。而另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经济已产生严重的泡沫成份和崩溃隐患,目前的一些特征与本世纪20年代末世界经济大危机来临之前有着极其惊人的相似之处,高度繁荣正孕育着一场金融大风暴甚至经济大衰退。究竟如何评估美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近年美国经济界展开了一场见仁见智的辩论,官方高层人士也发表了谨慎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入世"与政治赢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邓小河 《桂海论丛》2002,18(1):27-30
"入世"对中国政治领域将产生深刻影响,应当把政治赢利视为中国加入WTO的长远战略目标.从政治层面上说,中国"入世"后必须站在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在争取经济赢利的同时,通过理论创新和政治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战略选择,构筑起趋利避害的政治防线.  相似文献   
19.
从权力制约机制看党内监督体制改革邓小河党内监督体制是实施党内监督的物质形态,由机构、人员、制度等要素构成,属于外在的“硬件”范畴。而党内监督机制则是贯穿于党内监督过程中的本质要求,属于内在的“软件”范畴,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权力制约机制。其要义是权力行...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所存在的制度缺陷集中表现在产权制度上,国有企业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这种固有的产权特性,使之不可能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依靠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最根本的是推行非国有化改革。为此,应当按照“分类改革和抓大放小”的基本思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在制度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同时必须明确非国有化并不等于私有化,也不会导致所有制结构的全面私有化。通过非国有化改革,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将改造成为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进而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