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共青团90年的奋斗历程,体现着深层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社会逻辑.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战略就是团的使命.中国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扣时代脉搏,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深深植根于社会之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生力军作用.这些做法和经验对于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52.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即时性、平等性、开放性与互动性等优点。这些优点恰好能够弥补现实政治参与的局限,满足青年群体政治意愿表达的需求。构建并完善网络政治参与机制,需要执政党和政府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需要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介入,也需要青年网民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53.
五四运动以来的80年,是中国青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科学和民主事业奋斗前进的80年;中国20年的改革开放为当代青年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条件,也造就了新的一代青年。当代中国青年具有强烈的民主与科学精神,他们是中国走向新世纪的希望,他们完全能够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做新世纪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54.
抒发豪情与迎接挑战1997年7月1日,这个日子将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留下浓重的一笔。155年前,24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使米字旗升起在中国领土香港的上空;155年后,当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香港上空时,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布莱尔将把国旗卷起来带回家。...  相似文献   
55.
青少年工作的﹃开放﹄与﹃接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青少年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新的挑战与机遇,使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青少年组织在探索与创新中开拓了新的活动空间,展现了新的生存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开放”与“接轨”功不可没。所谓“开放”指的...  相似文献   
56.
1922至2022年,共青团已走过百年历程.其间,名称虽从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抗战时期改造为"青救会"等抗日青年组织、1957年又改回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名称,但她的光荣传统一直未变,即举红旗、跟党走.回望百年来特别是革命时期共青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奋斗与辉煌之路,让我们感慨万千又愈加明晰:中国共青团与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党创建团、领导团,如影随形,组织相连,传统相通,共葆初心,共担使命.在许多需要冲锋在前的场合,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是并肩同行的.共青团始终紧跟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振兴和中国人民的福祉不懈地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57.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拥有了选择的权利是中国人在进行了2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最大的收获之一。让公民拥有选择的基础、选择的机会和选择的机制,是我们这个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最好注解。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使我们告别了票证年代,拥有了选择的基础。同一种产品,有成千上百...  相似文献   
58.
变革时代造就城市新青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底的那声春雷,炸开了封冻时代的闸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航道。20年巨变的辉煌,不但显现在神州大地的方方面面,而且在这多彩激荡的背景下,新的一代成长起来了。他们20岁左右,风华正茂,生机勃勃,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熟悉的子女、学生、同事...  相似文献   
59.
直面社会搞研究郗杰英近两年,一些直面社会现实,剖析尖锐问题,坦言观点建议的研究文章、著作不断问世,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社会突出问题,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可喜现象。它说明实事求是的思想更加深...  相似文献   
60.
努力使公有制「有形化」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包产到户”四个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前不久,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