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新时代以来,统战部门积极推动海外统战工作数字化发展,工作中统战思维的数字化变革、统战机制的数字化重塑以及统战载体的数字化赋能等特点凸显。数字海外统战工作能力建设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思想认知偏差和理论研究短板对海外统战“数智”思维的支撑有限;不平衡不充分工作机制与海外统战“数治”体系存在耦合矛盾;资源供给不足和功能设计短板限制海外统战数字平台的赋能效果。为更好地建设数字海外统战工作能力,需要加强以“数智”思维为蓝图的思想引领和理论研究,健全以“数治”体系为范式的协同性工作机制,完善以数字赋能为基点的一体化平台建设,从而推动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构建,凝聚海内外爱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国家的崛起对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新兴国家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合作机制雏形和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了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但新兴国家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仍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国际格局尚未改变,受制于现有大国;新兴国家间差异大,磋商机制效力不足;各国经济存在短板,制约着其治理作用的发挥。作为新兴国家群体的一员,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应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以全球经济治理为主攻方向,注重新兴国家内部合作,并与西方传统大国积极协调,构建合理、公正、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刘瑞  金新 《东南亚》2013,(2):41-45
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非传统安全治理逐渐形成。目前,次区域非传统安全治理主体实现多元化,治理范围不断扩展,治理机制框架基本完善,治理成就显著。但次区域非传统安全治理仍面临着众多挑战,如:各国对中国存有戒心,政治经济差异和安全治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等。未来的次区域非传统安全治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在加强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合作与完善沟通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金新 《理论探索》2013,(1):109-112
推进东北亚区域安全机制建设,已成为本地区各国的现实需要和政策共识.东北亚区域安全机制,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保障各国共同安全和规范各国对外行为为主要目标;以包容平等、合作共赢、综合治理和协商一致为基本原则.集体安全、军事联盟和多边合作,是东北亚区域安全机制的几种备选模式,但唯有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最为合理的模式.构建东北亚区域安全机制,需要以经促政,循序渐进;依托六方会谈框架,提高制度化水平;中国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参与机制建构.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东北亚安全战略,是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缘战略环境看,美国在东北亚面临大陆势力与海洋势力的潜在对立与隐性均势。在这种地缘战略环境之下,美国以超强的战略实力为基础,以海权联盟体系和前沿军事部署为依托,谋求维持东北亚地缘战略均势并遏制大陆势力,从而维护美国的霸权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出现一系列新动态,中国安全利益面临着种种来自地区层面的现实威胁与挑战。美国在亚太实施“再平衡”战略,是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的根本安全挑战。持续升温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是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的直接安全挑战。依旧严峻的朝鲜半岛局势,则是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的间接安全挑战。面对东北亚地区复杂的安全挑战,中国应...  相似文献   
17.
金新 《法制博览》2010,(16):76-76
《读者》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江南一座古村游览风景区,几十位游客正兴致勃勃地参观清代某五品官遗留下的豪宅。这座豪宅典雅庄严、精巧别致,游客们赞不绝口。而更让他们惊奇的是,这座豪宅的屋檐竟是另一间小巧整洁的小屋子的房盖。也就是说,在这座豪宅的屋檐下又建成一间小屋子。  相似文献   
18.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构建全球治理新格局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的议题、机制及行动层面不断发力,主动参与全球治理议题设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以多样化方式参与全球治理实践。当前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存在着“发展和安全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发展治理与安全治理的议题设置不平衡、机制协同不到位、行动配合不充分。中国需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统筹发展和安全”,具体可从以下路径入手: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平衡议题设置;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治理机制间协调互补;优化治理思维,推进互动治理和联动治理。  相似文献   
19.
六方会谈机制是以朝核问题为基本议题的多边主义机制。自2003年启动以来,它缓解了第二次朝核危机,推动了各方共识的达成和落实行动的展开,对国际和平、地区安全以及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与实现均具积极意义。六方会谈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各方利益分歧和互信缺失,特别是美朝之间的战略博弈,阻碍了朝核问题的解决;二是会谈机制约束力弱、制度化程度低,无法保障承诺的落实甚至机制本身的运转。六方会谈机制的未来走向取决于东北亚安全环境的变化、美朝之间战略意图的博弈和与会六方的态度。尽管人们对它能否真正解决朝核问题心存疑虑,但朝核六方会谈的存在和运行仍对东北亚地区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对全球贫困问题显著、国家间发展失衡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结合本国对外交往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向度上提出了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的理念。其内涵可概括为:以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为发展目标,以合作共赢为发展理念,以更好地推进经济全球化为发展手段。这一理念具有重要价值,在理论层面上,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减贫理论提供了中国智慧,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和天下观;在实践层面上,有利于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权益,缩小全球发展差距,为全球减贫提供新动力。践行“共同繁荣的世界”理念,或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实践探索:凝聚全球共识,加强国际合作;关注人类生存,重视民生发展;构建“一带一路”,坚持包容普惠;完善援助结构,拓展对象领域;创新经济动能,推进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