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继续解放思想”是十七大提出的首要实践原则。对于“解放思想”原则的理解众说纷纭,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一原则的本有规定进行“元”意义上的讨论。“解放思想”原则的基本内涵是要求确立思想者的主体地位,确立对一切既得前提的批判态度,确立它的“求是”的目的性质。“解放思想”原则具有绝对性,因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无止境,决定着解放思想的无止境;“解放思想”原则又有相对性,因为它受“实事求是”原则和人民本位基本价值观的制约。当前阶段的二者统一,要求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又坚持思想的不断解放,实现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实践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6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历了"转化性制度建构"、"超越性制度建构"、"返正性制度重构"、"创新性制度重构"的过程.历史证明,中国制度的建构、重构应遵循"务实原则"、"范导原则"、"选择原则"、"实践检验原则"和"把握规律原则".为此需要研究生产结构的可能性空间学理,科学与人文二重取向学理,制度中介性建构学理,制度演变相对规律学理.当代中国制度建构的成果--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合规律的.相反,否定中介过渡规律的公有化试验(1958年之后的人民公社化)和某些人力求要做的私有化都是反规律的.  相似文献   
63.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术成果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已有充分条件进行构建。其根据在于: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共同的学术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中国哲学密切结合产生的学术新说,它在长期发展中已经有了系统性,奠定了成为学科的坚实基础。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要坚持尊重思想客体的原则,总结历史发展的原则,合理逻辑整合的原则,多样化中趋同的原则。“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理论核心是把“一般实践”和“具体实践”统一起来的新实践论,其展开的主线依次是以中国这个现实世界为对象的实践论的世界观,以中国的改造和中国人民自我改造之统一为实质的“广义认识论”,以引导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的新历史为使命的“历史创造论”。  相似文献   
64.
本文讨论的主题具有理论的意义和现实的价值。文章以人类实践的绝对必然性和具体实践中的相村必然性为立论根据,探讨了历史哲学中的现实性范畴和可能性范畴的内涵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探讨了可能性的多元性和相互关系的不均衡性,从而论证了历史中相对规律的形成与展开,批评了以诸可能性均衡存在为论据的非决定论和意志主义,阐明了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的统一关系。文章从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相互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对历史可能性和现实性进行回溯分析和前瞻分析的命题,着重阐明了回溯分析的原则,论证了中国近现代革命过程的合规律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民族振兴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65.
保证党长期执政的宏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形成了党的建设的宏伟规划,对于保证党长期执政具有重大意义。《决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执政之基",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则以发扬"执政之德",抓紧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以提高"执政之能",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完善"执政之法",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以掌握"执政之魂"。它反映了党的执政规律,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有效性,给党以方向,给人民以信心。  相似文献   
6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特別突出地、系统深入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则是其重点之一。为了学习、理解“十四大”报告,本文试侧重对这个命题作一理论探析。  相似文献   
6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合目的的,又是合规律的。人类在形成、实现并校正自己的行为目的的过程中,展开着自身活动的规律。在社会规律的体系中,我们看到全域性的所谓一般规律,也看到局域性的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