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政治   3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的历史过程,我国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教育学生初步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观念。教材分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全书的根本指导思想。第二三四课分别阐述这条基本路线的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2.
问:教材中讲到个人存款储蓄利国利民,是银行资全的重要来源,但我国近年来连续几次下调存款利率。这是否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储户的利益?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表现,提高或降低利率是经济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利率的高低与国家宏观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与物价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具体来说,我国1996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涨幅已由1994年的21.7%下降为7.7%。这表明,以抑止通货膨胀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目标已基本达到,我国经济已经步人“低通胀,高增长”的时期。为适应物价下降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从1…  相似文献   
13.
陈向荣 《创造》2015,(4):961-962
通过对李时珍所处的明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所处地区的医药文化背景、家庭文化背景分别进行研究,认为《本草纲目》的成书与社会、医药、家庭等三大文化背景的共同作用是分不开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基础,医药文化背景是关键,家庭文化背景是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 , 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也将会 随之加快, 国际金融体系对中国国内金融和经济的影响将不断加深, 届时, 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金融监管当局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我国的金融主权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有效维护我 国的金融安全, 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以迎接 挑战。  相似文献   
15.
《政治经济学常识》下册讲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它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确定了全书的结构、指导思想和主题,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要求,面向警务实战中多维场景、多样需求面临的网络通道不支持、前后端无法实时交互等问题,凭借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点,运用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5G无人机勘察、5GAR眼镜执法、5G无人船巡逻等创新应用.构建基...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组织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已经正式颁发实施。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思想政治课深化改革的新起点。它的颁发和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加快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真正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指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法规性文件,它规定了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是编写、使用及评价教材的依据,也是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对思想政治课教师…  相似文献   
18.
问:第五课和第六课分别介绍财政和银行的基本知识。财政和银行都是参与全社会集中性再分配,这两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呢?财政和银行信用都属于集中性分配,是国家有计划分配资金的两条基本渠道和基本形式。但两者之间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金来源的性质不同,使用方向不同。从资金来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剩余产品价值M部分,只有一小部分来自C和V。而银行信用资金的来源则包括了C、V和M三部分。其中C部分,即企业生产资金是它的固定的基本来源。不仅如此,信用资金是属于资金周转过程中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  相似文献   
19.
问:教材第五课课题、第一节节题、第六课课题与课程标准不大相同。这种变动的依据是什么?在课程标准中,第五课的课题是“财政和税收”;第六课的课题是“银行和储蓄”。教材分别改为“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银行和储蓄者”。这种变动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的编订原则之一是,宏观经济问题与微观主体结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的编写也遵循这一原则。这一原则在第三、四、七课的课题中均已体现。为了与这几课课题一致,这两课课题的变动是必然的。具体说来,第五、六课是从分配领域介绍我国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的一些具体知识,但并不…  相似文献   
20.
《政治经济学常识》上册,简略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论和帝国主义论的基本内容,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其内容虽属常识,但十分丰富,内在的逻辑性很强。因此,在复习中,要以教材为依据,抓基础知识,逐课逐节,由浅入深,全面复习。在此基础上归纳综合,清理脉络,搞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全貌,找出规律,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