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共中央于1989年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总结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格局,特别是我国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行了科学界定,指出“各民主党派是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  相似文献   
22.
陈其尤是中国致公党的杰出领导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民国动荡、抗日风云以及缔造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四个历史时期。这是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演绎,也是陈其尤和中国致公党不断探索、前行,并最终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曲折历程。陈其尤的革命历程,可以说就是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不断增进政治共识和团结合作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3.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对侨务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阐述,为侨务工作的恢复、发展,也为开创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在明确侨务政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落实党的侨务政策,努力完成新时期侨务战线的各项任务,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1978年12月22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当天,全国侨务会议、第二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便在北京召开,开创了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4.
1941年12月日寇占领香港,致公党中央组织陷于瘫痪。抗战胜利后,原致公党领导人陈其尤、陈演生及黄鼎臣等同志,力排干扰,于1947年5月成功地在香港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恢复了致公党的组织活动并实现历史方向的根本转变。此后,中国致公党开始踏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途。今年恰逢致公党三大召开60周年,特撰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25.
建国初期,致公党在中国共产党引导和帮助下召开的“四大”“五大”和“六大”,承载了致公党自以海外为活动基地内迁大陆,并适应国内政治生态环境的全过程。与其他民主党派相比,有其个性,而这一个性又寓于同时期我国民主党派活动的共性,呈现为: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中央会议确定政治纲领和任务,以及组织发展方针的重点,认知党派基本属性,明确活动主要范围,并投身于历次政治运动的锤炼等。  相似文献   
26.
司徒美堂是中国致公党著名元老之一。本文就司徒美堂与中国致公党的组织关系做了分析,由于中国致公党"三大"以前有过党堂并存,既党亦堂的历史原因,司徒美堂与中国致公党的组织关系是"合"。但自1945年3月司徒美堂创建中国洪门致公党,特别是1947年5月中国致公党"三大"以后,司徒美堂与中国致公党的组织关系是"分"。司徒美堂是中国致公党创始人这一流传颇广的说法,至今还缺乏足够的、有说服力的史实依据。当然,这一结论,丝毫无损于司徒美堂"是美洲方面的爱国华侨领袖"的光辉形象,以及他为动员海外侨胞支援抗日战争,缔造新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7.
唐继尧和陈炯明有相似的政治轨迹和共同的政治主张.“治滇有善政”是“联治理论”在云南实践的合理概括.唐继尧被推举为致公党首任副总理,并不意外.  相似文献   
28.
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洪门致公总堂发起,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致公"党名有其深刻的涵义,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发展。"致公"这个党名既有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相似文献   
29.
以亲缘、地缘、业缘、神缘和物缘为主要内容的诠释华侨华人社会的"五缘文化"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和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成功的实践为依托和概括,推动了侨史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也是沟通海内外交往的重要手段和精神纽带,有其合理性和生存空间的客观性。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应发挥自身优势,以"五缘文化"为桥梁和依托,拓宽侨务工作的视野,实现从传统观念的乡亲侨务向特大移民城市的地域侨务跨越。  相似文献   
30.
1948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取得了辉煌胜利,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蓬勃高涨。预示着全国解放即将到来。为了尽快夺取全国性胜利,需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形成全民族的凝聚力。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决定用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形式表达这一政治意图,动员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了鼓舞人心的“五一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