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66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种模式,当然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共同内涵。虽然各国现代化具有共同特征,但实现现代化路径则是多样的,西方式现代化模式并非人类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中国自身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后发、并联、人口规模巨大等独特的基本国情,使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注定了中国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相似文献   
162.
正周恩来总理生前和藏传佛教杰出领袖、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十世班禅结下了深厚友谊。十世班禅生前曾说,周恩来对他人生有重大影响,还深情地说:我对周恩来"怀有特殊深厚的感情"。首次见面1949年8月,十世班禅在塔尔寺坐床时,刚刚12岁,但他已经听说过周恩来的名字。他是通过堪布会议厅知道周恩来的。班禅堪布会议厅(简称堪厅),系藏语音译,意为"寺院或扎仓的宗教首领",是班禅召集随从人员决策议事的权力机构。九世班禅在世和圆寂后,堪布会议厅都存在于国民党首都或临时首  相似文献   
163.
在藏族同胞中,有一位1936年就成为红军朋友和藏人领袖——格达活佛。他的名字,与红军的历史,与祖国统一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光荣、不朽。虔诚智慧的宗教大师五世格达活佛,原名为根嗄益登,法名洛桑登真·扎巴他耶,1903年(一说1902年)出生于甘孜县白利土司辖区的德西底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白利土司属下的一名差巴(藏语,意为支差的人)。3岁时,按照宗教仪轨,被遴选为四世格达活佛的转世灵童,7岁被接到甘孜白利寺,作为五世格达活佛坐床。  相似文献   
164.
陈立旭 《今日浙江》2012,(15):56-57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如何加快我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事关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课题。加快我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必须突破“文化瓶颈”,强化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动力作用;优化我省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提升我省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发挥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的引擎功能。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推动我省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5.
林彪、江青两个班底的形成 林彪自1958年5月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被增选为党中央副主席后,一直分管军队方面的工作,很少过问地方上的事.但林彪担任党中央副主席后,在中央内部发生意见分歧、特别是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时,坚决支持毛泽东,加上林彪在过去长期战争中立过战功,总的来说也与毛泽东配合较好,因此得到毛泽东的赏识.  相似文献   
166.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折的时代。社会大变革必然伴随家庭的嬗变与重构。20世纪的中国家庭经过连绵不断的震荡而发展到今天,又被置于改革开放、由计划到市场转变的社会情景之中,其变化之深刻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嬗变与重构必然伴随家庭伦理道德的嬗变与重构,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7.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心态发主了深刻的变化并呈现了诸多新的特点.这种变化的原因在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动,本文将着重于从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对社会心态变化的影响之角度展开论述.并试图就如何疏导社会利益格局重组过程中的社会心态,使之朝着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展提出一些一己之见,一、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不同利益群体心态差异的产生体制格局决定社会利益格局,体制转轨从根本上说也是社会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同时,社会利益格局又直接决定着人们的心态特点和行为特征.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随着平均主义分配格局逐步改变,个人收入的差距拉大和重新调整,使原来结构简单的几大社会群体迅速变动,形成了社会群体利益多样化的格局.与之相应,各社会群体、各社会阶层公众心态方面的差异性也随之加大.  相似文献   
168.
169.
20世纪后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①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出现,使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发展、进步为主要内容的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处在这个时代潮流之中的世界社会主义也发生了新变化,研究这些新变化,是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②的需要。一、社会主义存在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20世纪后期,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社会主义也因苏联东欧剧变而遭受了严重挫折。在此情况下,一些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放弃了追求、改变了…  相似文献   
170.
恩格斯在他晚年的著作中特别强调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此过程中,他突出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鉴于过去马克思和他本人为了反驳论敌,“都把重点首先放在从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中探索出政治观念、法权观念和其他思想观念以及由这些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