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任何一种制度体系的构建,都是以一定的人性预设为理论前提的。总的来说,以往各种制度设计和安排的人性预设都是抽象的、非历史的,但其中特别是以性恶论预设为前提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不乏积极合理的因素。今天,我国制度建设应该从以往各种人性预设及其制度设计和安排中,认真总结其失误之处,充分借鉴其积极合理的同素,但更主要的是要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考察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从事满足人性需要的对象性活动的人的人性。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有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因此,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文化体制,才能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整体推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论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定的文化构成了一定制度体系的活的灵魂及其成功运作的精神基础;制度创新及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有文化创新的跟进并与之相契合。为此,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勇于观念(理论)创新,充分重视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批判改造,培育国民形成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适的文化价值共识、公民人格和行为方式,在全社会营造有助于制度创新和新制度有效运行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制度文明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分析了我国具体制度中的弊端及产生的原因,充分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目的、任务、检验标准、动力、途径和原则。在今天,全面实践这一思想,对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我国社会转型的良性运行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制度安排与执政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纯仁 《求索》2005,(2):64-65,15
怎样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三个代表”思想在我们 党执政活动中真正全面落实,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如何执政 所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建 立充分体现人民主权和完善配套的权力来源、权力授予、权 力监督、权力配置的体制和机制,以及民主科学的决策论证 机制、决策实施及其结果的检查评估机制、决策失误的责任 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