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一) 偌大的太湖,中间有个西山岛,十多年前,当太湖大桥还未从渔洋山延伸至此时,西山岛上的岛民就在四面环水的家园里耕种,白天捕鱼种茶,晚间就在古码头上、香樟树下数星星,看月亮。  相似文献   
22.
加强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以外表现的监督,是干部监督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从一些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典型案例分析来看,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以外"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有的泡在麻将桌上昼夜赌博,有的沉湎于色情场所寻欢作乐,有的挥霍公款大吃大喝,有的利用公款洗浴、垂钓等等.这些表现反映出党组织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以外活动监督的弱化.  相似文献   
23.
陈跃  孙艳 《公安教育》2022,(2):62-65
<正>"新工科"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1)2018年,山东省启动省属高校"新工科"建设,从省属本科高校中遴选出与"十强"产业对接紧密、发展基础好的优势特色专业(群),投入财政资金进行重点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的紧密对接、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4.
陈跃  余练 《理论探索》2020,(4):81-9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势必带来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变化。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来审视当前的基层社会治理,可以清楚地看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自治能力不足、依法治理理念不够深入、形式主义现象依然存在、行政化特征明显和多元共治机制不畅等问题。要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应该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下,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发挥法治保障功能和科技支撑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协同各方治理主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商治理模式,构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对杭州历史建筑特色的分析,指出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如何保护杭州的历史建筑及其特色;并在总结杭州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建筑如何传承传统建筑文脉,在传承中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6.
非政府组织在和谐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跃  占伟 《行政论坛》2013,20(1):58-63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平稳发展、发展停滞、规模壮大和蓬勃发展四个时期.除了具备组织性、合法性、非营利性和志愿性等普遍特征外,还具有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一些特征,即政府主导性、双向性、发展不平衡性和不规范性.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和谐社会治理的重要机制,发挥着政府、市场所不能发挥的独特作用,其主要功能是:社会治理中的咨政功能、民主功能、服务功能、维稳功能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7.
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与整体文化感受,是历史与文化凝聚构成的符号说明,是城市各种要素整合后的一种文化特质,是城市传统、现存物质与现代文明的总和特征。城市形象是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集中反映,是城市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环境生活品质的综合体现,是对城市生活品质的最直观、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一、生活品质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城市形象具现于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城市街区、城市社区、市民素质等方面,人们往往是通过城市具体形象,来感受城市整体形象,从而感受到城市的生活品…  相似文献   
28.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不仅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勇毅前行的思想武器。回首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社会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奋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价值追求,并呈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最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研究这个经验的形成过程,科学阐释其核心要义,揭示其价值意蕴,对于深化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研究,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并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少数发达国家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评判别国的发展,去干涉别国内政外交。面对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干涉,结合我国自身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必要向世人公开阐明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着力点,这既可以有效反击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所散布的"中国威胁论"的言论,又可以向周边邻国及所有关注中国发展的友好国家表明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30.
随着法庭科学的发展以及近年来涉及毒品、毒物等中毒案件的增加,许多研究者对毒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综述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状况,概要介绍毒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以期为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