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4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0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侦讯行为,是对侦讯对策的实施,是侦讯活动的具体化具象化。本文在提出侦讯行为的同时,着重探讨了侦讯非言语交流的行为模式。涉及了侦讯非言语的特点、类别、功用、行为表征、可变因素等,初步勾画了侦讯非言语的研究轮廓  相似文献   
12.
也谈走出证据概念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根据"来定义"证据"有循环定义之憾,最好还是用"事实"来定义.事实也是中性的概念,其中立性源于事实的客观性.对证据客观性的理解应该具有两个方面:证据材料的物质属性和证据事实反映案件事实客体的联系性.司法证据应该具有求真的价值取向.深入研究证据,应该区分证据事实、证据材料等下位概念.证据材料是证据事实的载体.证据材料的不确定性和待证性,使其在判决和定案阶段的材料还是证据材料,而不是证据事实本身.证据事实具有认知性,并不等于客观的案件事实.诉讼证据的法律性,使法律证据的主观性更加明显.辨析证据概念,应该具有批判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论侦讯环境     
侦讯环境是联连整个侦讯系统的介质,其主要构成有案件背景、人物关系、侦讯场地、讯问时间。它们是侦查人员运筹对策的主客观条件,谋划对策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运筹环境。  相似文献   
14.
侦讯突破论     
侦讯突破是侦讯对策用谋方式里的一要素.突破点是侦讯目标能否实现口供的突破之处.突破口是案侦关键的最先攻破而有连锁反应的缺口,表现为从拒供伪供到真实供述的转折.其特点是扩散性,只能在实战中形成.侦讯突破的类型有:中心突破和外围突破,正面突破和侧面突破,重点突破和散点突破,用证突破和其它突破,局部突破和全局突破.侦讯突破点的选择,有同案犯、案件事实及其证据、案犯个性及其心理、侦讯目标等主客观条件.在寻点选点中,对矛盾点,要攻其不备;虚实点,要避实就虚;刺激点,要促其交待;闪光点,要拉其转化.最后,对侦讯突破进行了实例分析.阐明其规律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依法侦讯表现在记录上,涉及记录与侦讯其它构成要素的关系、记录内容的作用、各类记录的特点、记录的科技含量等。侦讯记录与侦讯对策构成较为复杂的关系。侦讯记录是联系侦讯系统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6.
侦讯心理应激微反应分析技术,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的有效刺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其应激微反应。司法活动中,微反应可能成为情态证据,更可能成为查证取证的线索。自发性、瞬时性、真实性是微反应的主要特征。但微反应的"真实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找准基线。基线是微反应中规律性与差异性的参照。微反应分析技术有必要建立样本数据库,实现模型的本土化。既要警惕其局限性,又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促进其成熟。  相似文献   
17.
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相关原理,对侦查人员的社会化、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沟通与人际关系以及侦查活动群体与其互动关系、攻击及其控制等问题进行逐一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公安对话是法律性对话。根据法律的不同,有警务盘问、治安询问、侦查讯问等;根据其实际功能的不同,分为调查性问话、调解性谈话、公安谈判等。公安调查性问话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查明案情、收集证据。公安调解性谈话主要体现在治安调解、刑事和解等法律程序中,其目的则是通过公安人员与当事人的相互沟通,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来缓和案件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公安谈判则具有妥协性和交易性,典型的有警务谈判和侦讯交易。在公安工作实际中,各类对话的功能经常需要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心理困厄与现实困境、经济贫穷与精神贫困、家庭关系不谐与追求暴富、情感障碍与自身弱点、在逃避与追求中冒险、经济与市场的魔棍,或自己内心或外部环境使被拐卖人形成能被案犯所用的弱点,使其难于求助社会与实现自救,等等,这些形成了拐卖案件妇女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她们在这境遇中与其买者相遇,成为买卖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其纽带便是经济权利之弱。  相似文献   
20.
犯罪嫌疑人你可以沉默了!新闻界为抚顺城区检察院去年8月推出的《主诉检察官办案零口供规则》一片欢呼。那么何为“零口供”呢? “零口供”的释义为:当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检察机关对嫌疑人案中的有罪供述暂视为无,而通过审查在案的其他证据,论证其是否涉嫌犯罪。 随之而来的是:检察院在审查批捕案件时,检察人员摘阅案卷材料,可不摘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而只摘其无罪、罪轻的辩解。检察讯问中,允许嫌疑人辩解,也允许其沉默。在视其有罪供述为零的前提下,按照是否有犯罪事实发生、其危害后果如何、犯罪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