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7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维系社会进步和安定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职责。在寻找多元化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办法中,美国率先创建了“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尔后为西方国家所仿效。该机制具有替代性、选择性、便捷性、高效性等特点。客观总结域外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经验,对健全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3.
埃及:展示灿烂的古文明埃及是拥有6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早在5000年前的埃及法老第一王朝时期,尼罗河流域就已经有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国王谷、木乃伊等大批埃及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令人不能不惊叹古埃及人的  相似文献   
44.
当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改制为以法人治理结构为基本特征的公司制企业以后,进行企业机制创新,建立适应新体制需要的良性机制,就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如何认识机制创新 所谓机制创新是指新体制条件下制度的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以及有效地执行  相似文献   
45.
我国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建设与运行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范围看,知识产权信息开发与现代网络的结合已是大趋,信息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必将使知识产权信息资源成为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因此,考察我国知识产权信息网站的现行状况,研究我国知识产权信息网站的发展历程,建设和完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是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6.
周口地区召开统战理论工作暨统战理论学会第二届理事会议12月8日,周口地区统战理论工作暨统战理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在周.口召开,周口地区8县2市统战部长,统战理论研究工作者及地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50多人参加会议。省委统战部政研室主任杜建辉,地委统战部...  相似文献   
47.
“不搞争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李君才,师迎祥“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邓小平如是说。诚然,不搞争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命题。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命题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不搞争论的理论价值不搞争论表达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  相似文献   
48.
言语行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师晓霞 《新东方》2006,(2):35-38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作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长期存在,但是在中国民族心理的形成过程中,道家的影响恐怕不亚于儒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鲁迅先生就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基是道家思想。其实,儒道两家在中国长期共存共荣、相生互补,共同承担着社会主流思想的角色,塑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而论,道家的影响也不逊色于儒家,甚至西方人对老子的兴趣要甚于孔子。一本《第五项修炼》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一时也风靡中国,但细看其要点正是老子的理念。西方人如此钟爱老子,有学者解释是因为孔子讲伦理,老子讲智慧,西方人似乎对智慧…  相似文献   
50.
贴近孩子们的心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未成年人灵魂的工程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庄严使命,也为他们挥洒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从文艺方面推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本刊特编发这组笔谈,希望能引起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