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法律   37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何时才能开始使用侦查手段,以达到控制犯罪、揭露犯罪和制裁犯罪的目的,是一个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此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侦查手段必须在正式立案后,进入侦查阶段才能开始使用,否则就是严重违法;第二种观  相似文献   
42.
现代引渡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引渡制度的诉讼分析引渡是一项国际刑事司法制度,自从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一书里提出“或起诉或引渡”原则之后,以引渡为核心的国际司法合作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当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通讯方式的信息化和交通手段的现代化,国家间的频繁交往与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的国际化趋向,带来了国际性犯罪的日益增加,同时,也促使国际社会为制裁犯罪而强化引渡合作的发展趋势。为使我国在处理涉外刑事案件时能妥善运用引渡手段同犯罪作斗争,把国际间的司法合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必要从诉讼法学的角度对现代引渡制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43.
<正> 免予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根据刑法规定对已经构成犯罪但不需判处刑罚的被告人从宽处理的一种制度。正确适用免予刑事处罚,对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挽救多数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刑法第32条的规定,适用免予刑事处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二是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在适用免予刑事处罚上却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是对某些经济犯罪案件的处理上,过分注意追赃,没收非法所得,罚款,赔偿损失等财产方面的处理,而忽视犯罪的  相似文献   
44.
社区矫正是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法,体现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人性化的司法理念。本文认为在正确认识社区矫正的社会价值并深刻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完善立法和司法体制,创新实施方法,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引入市场化服务体系等措施,将有利于矫正目标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5.
论对失职法官检察官的惩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确保法官、检察官的廉洁高效、忠于职守则是防止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途径。本文的主旨在于,试图通过对设置法官检察官惩戒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探索,以说明改革和完善司法体制不仅要在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运作上保障司法独立,理顺法院检察院依法行使职权的各种关系,而且,对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实行严格的监督,使失职的法官检察官及时得到惩戒,同样是防止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建设。一、对法官、检察官失职行为的界定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46.
论跨境犯罪案件的协议管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进保 《政法学刊》2001,18(4):8-11
解决跨境犯罪案件管辖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引进民事法律的协议管辖制度.有关法域可以通过协商并在考虑法定管辖原则、司法惯例和酌定因素的前提下达成管辖协议.目前,我国建立跨境协议管辖制度的切入点应当是完善规范和健全协调机制两个方面.根据客观实际,制订协议规范需要实施两步方略,协调机制应当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7.
国际社会的非集中化法律秩序,使国家间密切合作、有效控制跨越国界的刑事犯罪存在着重重障碍。在确立国际犯罪的主体及其刑罚的讨论中,学术界对国家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和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问题争议很多。理论上的不一致带来实践中的不协调,致使由国家实施或国家支持的国际犯罪不能受到切实有效的惩罚。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在对外  相似文献   
48.
跨境洗钱犯罪区际司法合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境洗钱犯罪主体的组织性、智能性 ,犯罪空间的跨越性、多元性 ,犯罪手段的狡诈性、隐蔽性 ,涉嫌罪名的关联性、派生性 ,犯罪防治的复杂性、艰巨性是其基本特征。进一步完善区际司法合作机制 ,强化金融机构的制度化建设 ,改进反洗钱斗争的情报工作 ,加大案件协查和追逃追赃力度 ,能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的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49.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经常采用的一项强制措施。而处于中间地位的保人,对保证被担保人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具有重要作用。能否充分调动保人的担深积极性,是强制被告人候审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刑事诉讼法对保人规定笼统,缺乏统一标准,司法实践中认识各异,在使用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削弱了取保候审的强制作用,不能适应同犯罪作斗争的需要。因此,对保人及有关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取保候审中保人的法律地位 所谓保人,是指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向司法机关出具保证书,使被担保人不受羁押,并保证其随  相似文献   
50.
现代生物科技犯罪与应对方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运用生物科技手段实施的犯罪不仅威胁到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安全,还向传统伦理提出了挑战,其潜在的危害性将逐步显现出来。将这一社会问题纳入犯罪学的视野,从生成机理和政府管治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包括完善技术防范、建立社会控制机制在内的应对措施,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技创新与法律道德建设的和谐相处与同生共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