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学界对于公园内的刑事犯罪率鲜有关注。侦查实践中,公园内发生的刑事案件极少,公园这一特殊地域以其所包涵的"公园文化"在抑制犯罪欲望方面的功效值得关注和深思。人的心理异常及压抑程度同犯罪的关联性应当引起重视,而"公园文化"的减压与预防犯罪功能更颇具切实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在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的规定没有遵循过失犯罪应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理论界对该罪罪过形式的分歧。理论界的争议也影响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导致了罪与非罪的界限不清。虽然第三人过失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但将其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会导致对商业秘密保护的过于偏颇。因此,应将第三人过失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排除在刑法调整之外。  相似文献   
13.
关系人作案的命案在犯罪现场的特殊性、调查走访信息的矛盾性、案后表现与侦查询问中的反常性以及现场证据的印证性等,都有别于一般的杀人案件。虽然这些特点并非使得关系人作案与其他一般杀人案件泾渭分明,或具有永久性法则般的稳固性,却也为侦查人员在命案侦查中把关系人作案作为一种优先考虑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于公园内的刑事犯罪率鲜有关注。侦查实践中,公园内发生的刑事案件极少,公园这一特殊地域以其所包涵的“公园文化”在抑制犯罪欲望方面的功效值得关注和深思。人的心理异常及压抑程度同犯罪的关联性应当引起重视,而“公园文化”的减压与预防犯罪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恶意欠薪行为直接侵害民事领域中的劳动关系。无论是从刑法谦抑性精神去权衡,还是从恶意欠薪行为的实质及刑法的保护机能等分析,对该行为入罪的定位都有失准确。调整并健全现有法律法规,加强执行力,即可有力打击该恶意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